作为一所以艺术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在2023年新增的艺术与科技专业(专业代码130509T)体现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方向。该专业依托学校在艺术设计领域的传统优势,结合现代科技与工程理念,致力于培养适应会展经济、数字媒体等新兴领域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体系涵盖艺术学、工学、文学三大主干学科,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传统与科技融合”的特色框架。
从专业定位来看,艺术与科技聚焦于会展设计、空间营造、数字交互三大方向,旨在通过跨学科知识体系解决现代文化产业中的实际问题。核心课程包括展示设计、环境设施设计、三维建模与渲染技术等,同时引入数据可视化、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等前沿内容,强化学生在数字技术应用与创意表达上的综合能力。这种“艺术+科技”的双轨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掌握传统设计技法,又能运用3D打印、虚拟现实等先进工具进行创新实践。
在实践教学环节,该专业构建了“课程实训—校企合作—行业实习”三级体系。学生需完成市场调研、会展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必修环节,并可通过校内的数字艺术研创中心参与真实项目开发。例如,学校与紫色夜空影视科技公司共建的定向培养班,为学生提供影视特效、交互装置等领域的实战机会。此外,公共艺术实训中心配备的动作捕捉实验室、3D打印实验室等200余间专业场地,为技术转化提供了硬件支撑。
人才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注重创新思维与策划能力的双重塑造。毕业生需具备独立完成会展策划、空间设计、数字内容制作的核心技能,同时掌握材料预算、项目管理等实务知识。这种能力结构使学生在就业时可选择博物馆策展、商业空间设计、新媒体艺术制作等多元化岗位,契合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对“一专多能”型人才的需求。
院校支持层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方式拓展专业边界。例如与法国、意大利高校联合开设的新媒体艺术工作坊,以及中韩交换生项目,为学生提供跨文化视野。师资方面,除自有教师团队外,还聘请了成龙、冯小刚等业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通过大师班、讲座等形式将行业经验融入教学。这种“产教融合”的生态,使专业建设始终与产业动态保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