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城市职业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作为专科层次的艺术类教育项目,通过文旅演艺融合与实践导向的培养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下设声乐和器乐(限钢琴)两个方向,以服务海南自贸港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注重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双重提升,构建了覆盖基础理论、核心技能、行业实践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丰富的艺术活动强化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音乐表演专业以培养应用型艺术人才为核心,要求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或钢琴演奏的专业技能,同时具备舞台表演策划、音乐教学和社区艺术服务等复合能力。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 公共基础课程:涵盖英语、信息技术等通识教育;
-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声乐方向的和声学、视唱练耳、合唱指挥,以及钢琴方向的演奏技巧、音乐史与作品分析;
- 拓展课程:如智慧音乐创作、舞台化妆、海南本土音乐概论等,强化行业适应能力。特别设置的《音乐康养》与文旅演艺概论课程,将音乐与健康管理、旅游产业结合,体现了专业的前沿性。
专业特色与实践平台
该专业依托三亚文旅产业集聚的优势,形成三大特色:
- 文旅演艺融合:与宋城演艺、红色娘子军演艺基地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生可参与《更路传奇》《传奇永生花》等原创音乐剧演出;
- 艺术康养探索:通过社区艺术活动、公益培训项目,将音乐应用于老年大学课程及健康服务;
- 实践教学强化:每年举办天涯音乐节,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展演、国际赛事(如中韩艺术节、央音青少年展演),近三年升学深造率达12%以上。
教学模式与师资力量
专业采用“教研创演一体化”教学体系,打破传统课堂局限。例如,钢琴教学引入辛笛应用钢琴法,通过小组课形式提升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声乐方向邀请庞龙、朱振山等名家开设大师课。师资团队包括国家级演员、国际比赛获奖教师,如钢琴教育家林振钢、男中音歌唱家霍勇等,形成“行业专家+学术导师”的双轨培养机制。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面向文化艺术业与教育业,就业路径呈现多样化:
- 初始岗位:涵盖演艺公司演员、艺术培训助教、社区文化指导员;
- 发展岗位:可晋升为专业演员、导演、艺术管理专干,或通过专升本进入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深造。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中多人进入文旅企业核心岗位,部分学生创业成立艺术教育机构,体现了专业的职业延展性。
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与创新课程设计,构建了从技能训练到行业落地的完整培养链条,成为海南自贸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强调实践能力与产业对接的特点,为学生在文旅演艺、社区服务等新兴领域开辟了广阔发展空间。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