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以农业领域为特色,依托国家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多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国家大数据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需求,聚焦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通过校企协同、学科交叉、竞赛驱动的育人模式,培养兼具科研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优势与平台资源
专业依托农业大数据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黄淮海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等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了以农业数据采集、分析与应用为核心的研究特色。硬件设施方面,配备高性能计算平台、无人机、测绘级GNSS接收机等设备,并拥有近50T的农业数据库资源,覆盖农作物生长监测、生物信息等领域,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全链条支持。此外,与北京佳格天地、神舟航天软件等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搭建了从数据采集到产业落地的实践场景。
创新培养模式
专业采用“分类培养+全程导师”机制,构建了多元化的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 本科生导师制:为科研兴趣浓厚的学生配备导师,通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或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学术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
- 以赛促学体系:组织学生参加ACM程序设计竞赛、Kaggle数据挖掘比赛等赛事,近三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超1500项;
- 校企双创协同:与华清远见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开设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企业级实训课程,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与职业发展
课程设置强化“计算机科学+统计学+领域知识”交叉,核心课程包括:
- 大数据算法设计与分析:覆盖分布式计算框架与优化理论;
- NoSQL数据库技术:侧重非结构化数据存储与管理;
- 农业大数据可视化:结合遥感与GIS技术实现农业决策支持;
- Python数据采集与处理:贯穿从网络爬虫到特征工程的实战训练。
就业方面,近两年毕业生中34人考入双一流高校攻读硕士,部分进入华为、京东等企业从事大数据平台开发,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专业深度对接智慧农业、精准营销等领域,毕业生可胜任农业数据建模师、商业数据分析师等新兴岗位,助力解决农产品供需预测、病虫害智能诊断等产业痛点。
招生与深造路径
2024年该专业在山东省普通类一段计划招生70人,选考科目要求物理必选,学费5500元/年。对于学术潜力突出的学生,可通过推免机制进入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或选择大数据系统研发、应用统计学等考研方向继续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