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重庆师范大学经济学专业依托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创新培养模式,在西南地区高等教育领域形成显著特色。该专业以85%博士师资比例与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支撑,构建起"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2024年在全国经济学专业排名中位列第27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是该专业的核心优势。专业拥有由5名教授、7名副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其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达6人次,近三年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0余项。特别建设的《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采用案例教学与虚拟仿真结合的方式,形成"基础理论→专业模块→实践应用"的课程进阶路径。实验室配备的1500㎡全智能化综合实验中心,支持500人同步开展跨专业仿真实训,有效提升学生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设置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 应用拓展模块: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技术经济学
- 实务操作模块: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双导师制"(校内学术导师+行业实务导师)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CFA协会认证项目,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350余项。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专业构建起三维发展通道:
- 升学通道:35%毕业生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硕士,2024年考研成功率较三年前提升12%
- 职业发展:毕业生在政府经济部门、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的任职比例达58%,平均起薪高于重庆市同专业水平28%
- 创新创业:培育出以"感动重庆年度人物"张雪为代表的创业群体,建立校企联动的创业孵化基地6个专业特别设置"数字经济与区域发展""乡村振兴经济分析"等特色方向课程,精准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需求。
学术研究形成"一核三翼"格局,以应用经济学市级重点学科为核心,在产业经济、金融工程、农业经济三个方向建立研究所。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与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学等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开发的《区域经济智能决策系统》被重庆两江新区等8个开发区采用。研究生培养实行"学术型+专业型"双轨制,2025年硕士招生涵盖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5个方向,推行"科研项目驱动式"培养机制。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