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警察学院作为辽宁省唯一省属公安本科院校,其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以培养高素质警务人才为目标,在公安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该专业依托学院深厚的警务教学资源,聚焦道路交通管理实战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为公安交通执法部门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从课程体系来看,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以工学学士学位为导向,核心课程涵盖交通工程学、道路交通管理、交通法规等基础理论,同时设置交通管理数值方法、交通事故对策等应用型课程。专业注重技术能力培养,开设计算机原理及应用、交通管理信息系统等数字化课程,强化学生对智能交通技术的掌握。实践环节包含机械制图、金工实习、专业生产实习等模块,通过模拟交通执法场景提升实战技能。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凸显三大特色:一是公安属性鲜明,课程设置与交警执法需求高度契合,重点培养交通违法处置、事故鉴定等核心能力;二是工学与法学交叉,既要求学生掌握机动车原理及构造等技术知识,又需精通交通法律法规;三是科技赋能导向,通过交通控制概论、交通通讯与监控等课程,构建智能化交通管理知识体系。2024年校友会排名显示,该专业位列全国应用型专业第10位,获评4星级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人才培养方面,专业强调复合型能力构建:1. 基础理论素养:系统学习交通流理论、道路工程设计原理;2. 执法实践能力:通过事故现场模拟、交通指挥实训掌握处置流程;3. 技术创新意识:培养运用大数据分析交通态势、优化管控方案的能力;4. 法律政策水平:深入解读《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体系。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各级公安交警部门,从事交通秩序管理、智能交通系统运维等工作,部分优秀人才进入交通科研院所或继续攻读警务硕士。
学院通过校局合作机制强化培养实效,与辽宁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共建实训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城市拥堵治理等实战项目。在2025年一流专业建设座谈会上,校方明确提出将深化智慧交通课程改革,增加自动驾驶事故处置、无人机交通巡查等前沿教学内容,进一步对接新型交通执法需求。这些举措使该专业始终保持与行业发展的同步性,为学生在智能交通时代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