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工学类专业,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名中位列吉林省第1名,被评定为六星级应用型专业,跻身中国顶尖应用型人才培养行列。该专业依托学校电气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办学资源,构建了"立足吉林、辐射全国、面向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管理融合的特色模式。
在培养方案方面,该专业以"强电与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并重"为核心理念,培养掌握电力系统分析、供配电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包含电路基本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等理论课程,同时设置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实践性强的专业课程。通过"工程/产品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全流程训练,学生可系统掌握从设备研发到电网运维的完整知识链。
实践能力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学院配备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智能控制实训中心等教学平台,并与国家电网、电力设计院、新能源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供配电系统设计、工业自动化项目开发等实训模块,部分课程采用"企业工程师+校内导师"双师制教学模式。例如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中,学生需运用Matlab/Simulink完成电网故障模拟与保护方案设计,这种"学做一体"的方式显著提升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进入电网公司(占比约35%)、电力设备制造企业(28%)、工业自动化领域(20%)等三大主流领域,从事电力系统规划、智能变电站运维、新能源发电技术研发等岗位。特别在吉林省"陆上风光三峡"工程背景下,专业增设了新能源并网技术、储能系统控制等选修模块,近三年毕业生在风力发电、光伏电站等新兴领域的就业率提升17%。数据显示,该专业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薪资水平较吉林省同专业平均水平高出12%。
专业建设成果体现在多项行业认证与竞赛荣誉中。作为吉林省首批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民办高校专业,其供配电技术实训基地获批省级示范中心。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一等奖12项。2025届毕业生陈光耀入职中建二局青岛公司担任技术主管,其参与的"智慧变电站BIM运维系统"项目已应用于山东电网改造工程,这印证了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的深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