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设立的新工科专业,自2020年获批以来,已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材料与环境学院的科研平台与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系统集成与运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当前产业升级趋势,其课程设计涵盖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体验。

广西民族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怎么样?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5人,并融入学院整体高水平师资团队,包括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2人。教师团队中不乏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计划”的专家,为教学与科研提供强力支撑。学院还通过“相思湖青年学者”团队建设,推动教师与产业的深度合作。

硬件设施是专业发展的另一亮点。专业实验室面积约900平方米,工程实训中心达1000平方米,配备扫描电镜、3D打印设备、ROS机器人实验室等先进仪器。依托广西先进结构材料与碳中和重点实验室(省级)、“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工信部)等平台,学生可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接触工业级智能制造产线实践。

课程体系以多学科交叉为特色:

  • 核心课程: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
  • 实践模块:数控机床操作、工业机器人调试、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
  • 创新培养:通过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赛事提升创新能力

毕业生就业呈现高质量、多元化特点。近两年学院整体就业率超90%,专业对口率达80%以上,40%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大型央企国企。典型岗位包括智能制造设备研发工程师、工业机器人运维工程师、智能工厂系统集成师等。部分学生选择深造,近三年62名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凸显专业学术与产业的双向衔接优势

从发展前景看,该专业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在新能源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明确应用场景。随着学院纳米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的立项建设,未来将进一步打通本硕贯通培养通道,为区域产业升级持续输送“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库存材料出租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下一篇:广西民族大学的信息安全专业怎么样?

热门推荐

广西民族大学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面向国家高端制造业发展需求设立的新工科专业,自2020年获批以来,已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材料与环境学院的科研平台与师资力量,致力于培养具备智能制造装备研发、系统集成与运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结合当前产业升级趋势,其课程设计涵盖机械、自动化、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习体验。 在师资力量方面,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博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作为其重点建设的数字科技类学科,展现出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该专业依托学校与吉利控股集团共建的南宁数字科技学院(筹)平台,结合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从专业定位到课程设置,从校企合作到就业出口,均体现出面向智能制造与数字经济时代的适应性设计。 在培养目标方面,该专业聚焦机器人检测技术、结构建模与仿真、系统编程与应用开发三大

广西民族大学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自2022年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以来,该专业凭借鲜明的学科定位和区域服务导向,迅速成为学校工科领域的特色方向。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其培养目标聚焦于新型能量转换与储能材料的开发应用,致力于为新能源产业输送具备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专业融合材料科学、化学工程与智能制造等多学科交叉知识,并依托材料与环境学院的实验平台强化实践能力培养。以下将从学科定位、培养体系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广西民族大学的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自动化专业自2004年开设以来,依托电子信息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以"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构建起覆盖运动控制与过程控制、嵌入式系统与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三大方向的培养架构。近五年数据显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以上,在东盟区域经济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

广西民族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怎么样?

广西民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自2020年电子信息学院成立以来,依托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背景,逐步形成以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整合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构建了覆盖电子技术、通信系统、计算机应用等多维度的教学框架,目前拥有4个本科专业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其发展历程与办学成果展现出鲜明的工程教育特色,尤其在图像处理与识别、智能装备与自动控制等
 广西民族大学 评论  3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