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工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自1958年办学以来始终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产教融合的育人体系。该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和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其培养方案深度融合西门子工业软件技术,形成“数字化设计+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97%,超60%的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专业综合实力在同类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专业课程与培养体系
该专业以“三维数字化设计”为核心能力培养目标,构建了包含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应用的三层课程体系:
- 基础理论层:涵盖工程力学、机构与零部件设计等课程,强化机械工程学科的系统性认知;
- 专业技术层:设置基于NX平台的二次开发、PDM原理与应用等特色课程,将西门子Teamcenter等工业软件融入教学流程;
- 实践创新层:通过数控编程与CAM技术、模具制造工艺等实训课程,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注重“理论-实践-产业”的闭环衔接,例如《特种加工》课程直接对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学生需完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项目流程。
国际化培养路径
专业开设中英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实施“3+1”联合培养模式:
- 前三年在盐城工学院完成机械原理、液压传动与控制等双语课程;
- 第四年赴英学习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等课程,毕业可获双学位;
- 要求雅思成绩达到6.0,近三年超15%的学生通过该项目进入QS前200高校深造。
合作企业包括西门子工业软件公司等跨国集团,毕业生可在全球分支机构从事数字化制造系统开发或国际项目管理工作。
就业竞争力与行业分布
专业就业呈现“三高”特征:
- 高质量就业率:上海和苏南地区就业占比超60%,主要雇主涵盖上汽集团、飞利浦灯具等世界500强企业;
- 高薪资水平:毕业生入职首年平均薪资达7500元/月,5年后技术岗年薪普遍突破20万元;
- 高发展潜力:近三年10%的毕业生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研究生,部分进入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从事智能装备研发。
特别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学生可运用NX/CAX软件完成复杂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这一技能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尤为紧缺。
学科支撑与科研平台
专业依托江苏省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等13个省级平台,形成三大研究方向:
- 精密加工技术: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开发多能场复合加工装备;
- 智能装备集成:与江苏长江智能制造研究院合作研发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 新材料成型工艺:在复合材料轻量化设计领域获国家发明专利329件。
教师团队含省级高层次人才40余人,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横向课题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10亿元。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学院构建“竞赛-专利-创业”立体化培养机制:
- 学科竞赛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210项;
- 专利孵化机制:设立先进成图技术协会,指导学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0余件;
- 创业支持平台:与常州今创集团共建实训基地,孵化出3家年营收超百万的科技型企业。
2024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24%,134人进入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