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该校卫生管理学院的重点本科专业,自2017年成立以来,以医学与管理学交叉融合为特色,致力于培养具备医疗保险管理、卫生经济分析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2025年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该专业被评为中国区域一流应用型专业(3★),展现了其在专业建设上的成效。通过整合医学资源与公共管理学科优势,该专业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为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部门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
专业定位:聚焦医疗行业需求
西安医学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医疗卫生领域为切入点,培养目标明确指向医疗保险管理和卫生经济管理方向。课程设置不仅包含社会保障学、劳动法等核心理论课程,还特别增设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等医学基础课,强化学生对医疗体系运作的认知。这种“医学+管理”的双重知识结构,使毕业生能够胜任医疗机构医保科、商业保险公司理赔部门等岗位,处理医疗保险审核、卫生政策分析等实务工作。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并重
该专业的课程设计分为三大模块:
- 管理基础课:包括西方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构建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
- 医学特色课:如预防医学、流行病学,突出医学院校背景优势;
- 专业技能课:涵盖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保险理赔实务,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实操能力。
此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和管理统计学等课程,培养学生数据分析与决策能力,契合当前医疗行业对数字化管理人才的需求。
师资与科研:跨学科团队支撑
教研室教师团队由社会保障、社会医学、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学者组成,核心成员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部分教师拥有海外学术背景。近五年,团队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成果涉及医疗保障政策优化、老龄健康服务等方向。这种科研优势反哺教学,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前沿动态同步。
实践培养:校企协同促就业
学院与医疗卫生机构、医保部门合作建立实习基地,通过“三课堂”联动(理论课、实践课、创新创业课)强化学生综合能力。例如,第二课堂学分制度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建模、计算机设计等竞赛,近五年获省级以上奖项14项。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流向三类领域:
- 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医保基金管理、医院行政管理;
- 政府部门:如各级医保局、人社局的政策执行岗位;
- 企业单位:担任人力资源专员、商业保险理赔顾问等。
数据显示,2020-2024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78.54%,部分学生进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等高校深造。
社会认可与发展潜力
作为西北地区少有的医学院校背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毕业生在医疗行业就业时具备独特的竞争力。随着国家医保制度改革深化,以及商业健康保险市场扩容,既懂医学又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持续增长。西安医学院通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合作,正推动该专业向区域标杆性应用型专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