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组织的会计核算具有特殊性,其核心在于工会经费的计提、拨付与使用,以及工会资产的专项管理。根据《工会会计制度》要求,工会应当独立建账,采用"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平衡公式,重点反映经费收支与资产变动。从实务操作来看,主要涉及以下五类业务场景:
一、经费收入类核算
拨缴经费收入是工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当企业按工资总额2%计提时,已成立工会的企业需将40%上缴上级工会,60%留存单位工会。计提分录为: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
贷:应付职工薪酬——上级工会(工资总额×0.8%)
应付职工薪酬——单位工会(工资总额×1.2%)
收到上级工会返还经费时,通过拨缴经费收入科目核算:借:银行存款
贷:拨缴经费收入
二、日常支出类核算
工会经费支出需按专款专用原则核算,主要涉及三类科目:
- 职工服务支出用于文体活动、心理咨询等:借:职工服务支出——其他服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 维权支出包含劳动保护、送温暖等专项:借:维权支出——劳动保护支出
贷:银行存款 - 业务支出涵盖工会日常运营费用:借:业务支出
贷:银行存款
三、固定资产管理
工会购置固定资产需通过资产基金科目核算,体现"双分录"核算特点:
- 取得固定资产时:
借:固定资产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 按月计提折旧(按10年直线法):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贷:累计折旧
四、专项资金管理
对于上级拨付的专项资金(如"母爱小屋"建设款),需建立专项核算:
- 收到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上级补助收入——专项转移支付补助 - 专项支出时:
借:职工服务支出(专项资金标识)
贷:银行存款
五、其他特殊业务
- 会费收入核算会员缴纳:
借:银行存款
贷:会费收入 - 银行存款利息计入其他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入 - 行政补助收入处理企业拨款:
借:银行存款
贷:行政补助收入
实务操作中需特别注意:所有支出必须取得合法票据,专项资金要单独设置辅助核算,固定资产折旧需按月计提。对于未成立工会的企业,计提的工会经费需全额上缴,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过渡核算。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