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东省首批开设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泰山学院自2004年招生以来,依托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等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不仅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学科支撑,更通过与头部企业共建"3+1"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在2025年最新就业统计中,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100%,年薪超10万者占比达40%,彰显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一、专业建设与学科支撑
泰山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的科研平台,形成了以软件工程课程群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其特色体现在:
- 国家级认证体系:包含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3)等7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
- 学科交叉优势:在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支持下,开设智能技术与应用方向,融合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前沿技术
- 实验室集群:建有12个专业机房和虚拟现实实验室、图形工作站等特色实验平台,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
二、创新性教学模式
该专业采用"五位一体"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自主学习+课堂研讨+项目实战"的三阶段培养路径实现能力跃升:
- 课程重构:将传统软件工程知识与企业级应用案例结合,例如"小区经济普查系统"开发项目贯穿需求分析到测试全流程
- 混合教学法:
- 课前通过智慧树平台完成数据流图等微课学习
- 课中实施"头脑风暴+任务探究"双驱动教学
- 课后拓展鸿蒙系统开发等前沿技术专题
- 评价体系:采用OBE成果导向评估,将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赛事成绩纳入学分认定
三、产教融合实践体系
校企合作是该专业最大亮点,目前已形成"双导师制+项目孵化"的协同机制:
- 3+1培养模式:前三年完成面向对象系统分析等48门理论课,第四年进入师创软件等企业进行全栈开发实训
- 产业学院建设:与中兴通讯共建ICT产教融合基地,开设IOS/Android校内工厂,引入智能移车系统等真实项目
- 就业通道:
- 传统IT领域: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岗位
- 新兴方向:数据挖掘工程师(年薪15万+)、机器人开发工程师
- 近三年20%毕业生进入海康威视、浪潮集团等龙头企业
四、师资与科研保障
专业建设由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引领,现有专任教师58人中:
- 高级职称占比41%,含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
- 科研转化: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中国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368篇,其中SCI/EI收录60篇
- 教材建设:主编《实用软件工程》等省级规划教材,开发省级精品课程5门,建成在线开放课程2门
五、思政与创新能力培养
在课程思政框架下,专业教育强调科技报国使命:
- 通过"抗疫信息系统开发"等项目培育社会责任感
- 设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学生团队在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23项
- 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包含:
- 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 国家级大创项目孵化
- 校企联合技术攻关专项
这种将工程伦理教育与双创实践深度融合的模式,使毕业生既掌握UML建模、敏捷开发等硬技能,又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系统思维。随着2025年人工智能专业方向的全面升级,该专业正在向智能软件工程领域加速迈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