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医科大学的护理学专业作为国内护理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凭借其深厚的学科积淀和持续创新,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与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该专业构建了覆盖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并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国际化的学术合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其学科建设不仅扎根于临床实践,更注重人文关怀与科研能力的融合,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护理人才,在医疗卫生领域享有盛誉。
在培养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专业以全生命周期课程体系为核心,通过“四位一体”医教协同育人平台(即专业基础在学院、临床实训在医院、专业实践在社区、志愿服务在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核心课程包括:
- 基础医学类:如人体形态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 临床护理类: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
- 人文社科类: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研究这种课程结构既夯实了医学基础,又培养了学生应对复杂临床场景的综合能力。
师资力量与学科建设是另一大亮点。学院拥有专兼职教师12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近70%,博士、硕士生导师40余名,并拥有2名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国家级人文护理学教学团队,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300余项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其护理学科在2024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9,展现了强劲的学术竞争力。
在实践教学与科研成果方面,学院拥有国家级护理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配备先进的教学模型和临床基地网络,覆盖6所综合性医院及8所市级医院。学生可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例如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培养人才。近年来,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主编教材100余部,并取得40多项国家专利,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双向赋能。
就业前景与社会影响方面,毕业生连续多年保持近100%就业率,主要服务于三甲医院、疾控中心及社区保健机构。学院还通过设立“小鹰护理基金”和“南丁格尔护理奖学基金”推动公益事业发展,其志愿服务项目成为福建省典范。这种将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使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子在行业内树立了“技术精湛、仁心仁术”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