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医科大学的护理学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医学类专业之一,自1999年设立以来,已形成涵盖本科、硕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西省特色专业,该专业通过"厚基础、强技能、提素质、求创新"的培养理念,结合现代化教学设施与临床实践资源,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其毕业生最终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就业范围覆盖全国三级甲等医院及科研机构,成为推动地方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立足区域医疗需求,以红医精神传承为底色,着力培养兼具临床实践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护理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并具备评判性思维、科研创新和教学管理能力。核心课程设置体现"医教协同"特色:
- 主干学科:基础医学、护理学、心理学
- 核心课程: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以及护理伦理学、健康评估等交叉学科
- 特色培养方向:2010年在江西省率先开设急危重症护理专项培养,相关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
专业拥有6000余平方米现代化虚拟仿真实验室,配备价值超1000万元的虚拟静脉穿刺系统、高级分娩模型等设备,形成基础护理、急救护理等五大实验功能区。临床实践网络覆盖20所三甲医院、7个社区服务中心及精神科专科基地。师资团队呈现"双师型"特征:
- 97人专职教师团队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60%,含7名博士及省级教学名师
- 近五年获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金课35门,教师团队在2019年全国护理教师临床技能大赛中斩获团体一等奖
- 创新采用"五建一树两课堂"教学模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三、人才培养与就业优势
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践路径,学生在全国性竞赛中屡获殊荣,如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铜奖。就业呈现三大特点:
- 就业质量高:90%以上毕业生进入三级医院,分布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三甲医院
- 升学途径广:近年考研国家线通过率达84%,79%录取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
- 社会需求大:依托国家紧缺人才专业政策支持,毕业生可从事临床护理、社区保健、医疗设备研发等多领域工作
四、创新发展与学科建设
专业持续探索"一贯穿二对接三结合"培养模式,将急危重症护理经验拓展至老年护理、助产护理等新领域。通过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和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建设,近年完成206项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获国家专利22项。国际化办学方面,与美国林肯纪念大学、澳大利亚圣母大学等建立合作,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