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立足数字内容产业,以TOPCARES-CDIO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构建了技术能力与艺术素养并重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发展为辽宁省最早开展数字媒体技术本科教育的专业之一,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2020年设立游戏开发、动漫设计、影游特效和数字孪生四大课程组,形成覆盖X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数字游戏开发、影视工程等领域的完整学科框架。
1. 培养模式:产学协同与能力递进
该专业以新工科教育理念为基础,通过五级项目制实践体系实现能力分层培养。依托数字媒体创意学院产业平台,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程,例如与北京千峰公司、大连九州玺讯科技等企业合作开发定制课程。教学过程中强调OBE(成果导向教育)理念,通过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推动课堂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学生从基础编程训练到综合项目开发,逐步掌握Unity3D引擎开发、影视特效设计、交互式应用开发等核心技术。
2. 课程体系:技术筑基与艺术赋能
课程设置围绕计算机科学、艺术设计和数字传播三大领域展开:
- 技术模块:涵盖C++程序设计、3D编程基础、游戏引擎实训等硬核课程,强化算法与开发能力;
- 艺术模块:开设用户界面设计、三维建模、数字摄影摄像,培养审美与创意表达;
- 交叉模块:以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应用开发为核心,打通技术与艺术的实践壁垒。公共基础课中融入创新创业训练,例如通过SOVO虚拟公司模拟企业运营,提升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
3. 实践体系:多元平台与竞赛驱动
专业构建了覆盖实验室、企业基地、国际交流的三维实践网络:
- 校内实验室:拥有虚拟现实工程实验室、3D打印创客实验室等12类专项空间,支持从原型设计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开发;
- 企业合作:与沈阳仕腾科技等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研发,近三年获省级以上竞赛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占比超30%;
- 国际拓展:选拔学生赴日本、美国等地开展海外课堂,接触AIGC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等前沿领域。
4. 就业与深造:高适配性与多向选择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8%,平均月收入达6500元,主要流向:
- 技术开发岗:游戏公司(如腾讯、网易)的引擎工程师、VR应用开发;
- 创意设计岗:影视特效制作、交互式产品原型设计;
- 跨界领域:数字孪生系统搭建、智能硬件界面开发。升学方向聚焦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等工科领域,部分学生通过米兰设计周等国际赛事积累作品集,进入艺术与科技交叉研究方向。
5. 核心竞争力:动态迭代与生态构建
专业持续追踪产业变革,例如将原游戏开发方向升级为XR技术主导,引入虚幻引擎、AIGC工具链等新技术工具。通过数字春天教学成果展、金色之秋项目路演等活动,形成“学习-创作-展示”闭环生态。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8%,多数具有游戏公司、影视工作室一线经验,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趋势同步。这种以技术为骨、艺术为魂的培养路径,使该专业成为东北地区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标杆。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