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建筑水电)专业立足现代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瞄准行业对水电系统设计与施工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形成了以建筑给排水、建筑供配电和建筑照明为核心的培养体系。作为广西仅有的3所开设该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其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绿色低碳技术深度融合,有效填补了传统土建类人才在机电设备领域的技能缺口,成为区域建筑产业链中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力量。
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了“基础+核心+实践”三层递进结构。基础课程涵盖流体力学和电工电子技术,核心课程聚焦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识图与设计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实践环节通过BIM应用实训和电工仪表操作等模块强化工程应用能力。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将绿色建筑理念融入教学,开设建筑能源应用与节能工程相关课程,通过水质检测与处理等实训模块培养低碳运维意识,这使毕业生能适应国家“双碳”战略下的新型建筑设备管理需求。
职业能力培养贯穿“设计-施工-管理”全流程。学生需掌握四大核心技能:建筑水电系统施工图识读与绘制能力、安装工程预算编制能力、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建筑设备运维调试能力。为实现这些目标,专业配置了覆盖建筑供配电系统模型展览室到楼宇智能化系统实训室的11类实训场所,并通过安装工程概预算实训等特色项目,使学生在真实工程场景中提升施工员、预算员等岗位胜任力。
校企合作机制构建了立体化实践网络。校内依托建筑水电技术实训基地开展工地见习与设备调试,校外与中天建设集团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形成“企业导师驻校授课+学生顶岗实战”的双向流动模式。这种机制下,学生可参与BIM项目合作与格力空调行业技能大赛,近三年在广西大学生BIM应用技能大赛中斩获多项二等奖,充分验证了产教融合的育人成效。
在职业发展路径方面,毕业生呈现“双高”特征——高就业率与高岗位适配度。数据显示该专业连续八年就业率超95%,主要任职于建筑施工企业的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员、设计公司的建筑电气设计师以及造价咨询公司的安装工程预算员等岗位。这种优势源于专业特有的“1+X”证书体系,学生可考取建筑识图、电工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部分优秀毕业生通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本科专业接续深造,实现技术技能型向工程管理型人才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