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时代,合肥科技职业学院的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通过"财务+技术"的跨界融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业财一体信息化和财务机器人两大"1+X"证书试点优势,建立起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复合型课程体系。通过校企合作与赛教融合的创新模式,培养既懂财务核算又能运用Python、ERP系统进行大数据分析的现代财务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能熟练运用金税系统、财务共享平台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方向聚焦数智化转型
专业以"德技并修、知行合一"为育人理念,着力培养具有财务大数据分析、智能成本核算和预算控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ERP沙盘模拟、财务共享中心实训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的操作技能。培养方案特别强调数字化管理会计能力的塑造,要求毕业生不仅能处理传统会计业务,还能运用Tableau等工具实现财务数据可视化,满足企业对"懂业务的财务分析师"岗位需求。
课程体系凸显双核驱动
该专业构建了"财务基础+数字技术"的双核课程架构:
- 财务核心模块:涵盖《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夯实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基础
- 数字技术模块:设置《Python基础》《财务大数据分析》《ERP供应链管理》等课程,培养数据处理能力
- 交叉实践模块:通过《会计手工实训》《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等实训课程,实现业财融合
特别引入新道科技、厦门网中网等企业的真实项目,在《财务共享服务》《投融资管理》等课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教学模式创新实践路径
专业采用"三课堂联动"的育人机制:
- 理论课堂:采用"翻转课堂"形式讲授《税法》《审计实务》等理论知识
- 实习课堂:在校内智能财务共享中心完成全流程仿真实训
- 社会课堂:在上海枫雅会计师事务所等合作单位开展顶岗实习
通过组织参与上海市星光杯会计技能大赛、财务决策技能大赛等赛事,形成"以赛促学、以赛验学"的良性循环。近三年1+X证书通过率保持在90%以上,实现课证融通的育人目标。
就业前景覆盖多领域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工商企业(35%)、金融机构(28%)、会计师事务所(20%)三大领域,典型岗位包括:
- 财务分析师:运用Power BI等工具进行经营决策支持
- 预算管理专员:负责企业全面预算编制与执行监控
- 审计助理:使用ACL数据分析软件实施审计程序
- 税务筹划师:依托金税三期系统开展税务优化
随着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加速,掌握RPA财务机器人操作、熟悉SAP财务模块的毕业生,在智能制造、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呈现供不应求态势。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满意度达2.9分,部分优秀毕业生三年内可晋升至财务主管岗位。
专业优势构筑竞争力
专业建设凸显三大特色:
- 双师型师资:85%教师持有注册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证书,兼具企业实战经验
- 场景化实训:建成企业经营数字化实验室等7个专项实训室,配备用友U8+、金蝶K3等主流财务软件
- 产教融合:与航天信息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施"2.5+0.5"的产学交替培养
通过财务与商业数据可视化分析等前沿课程设置,毕业生能快速适应财务共享中心、智能财务部等新型组织形态的工作要求,在业财一体化转型中占据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