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作为教育部2019年新增的特色方向,顺应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文旅融合发展的双重趋势。该专业以"旅游+教育"跨学科培养为核心,致力于打造具备课程设计、活动策划、安全管理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依托与宁波市文旅集团、亲子猫(北京)国际教育科技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了涵盖职业认证、国际交流、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培养路径,为学生搭建从理论学习到产业实践的贯通式成长平台。
一、课程体系:双核驱动下的知识架构
专业课程设置围绕研学实践能力与教育理论素养两大核心展开:
- 实践操作模块:包含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研学旅行安全管理、新媒体运营等课程,注重场景化教学。例如通过模拟营地管理、旅游大数据分析等实训环节,强化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
- 教育理论模块:设置教育学、中小学心理学等基础学科,同时融入急救员资格证、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等证书考核内容,形成"理论+资质"的双重保障体系。学生需完成包括研学指导师实训在内的340个实践学时,确保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二、实践教学:三维联动的培养模式
专业构建了校企协同、国际拓展、赛训结合的立体化实践网络:
- 现代学徒制培养:与希尔顿酒店集团、飞扬国际旅游集团等企业共建"企业课堂",学生在星巴克门店实训、研学基地跟岗等场景中掌握真实工作流程。2024年数据显示,学徒制班级就业率高达98%,岗位晋升周期缩短30%。
- 国际化实践平台:通过承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修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国际研学案例研究。如GTTP摩纳哥旅游案例研究大赛一等奖团队,就是在跨文化实践中完成研学产品创新设计。
- 竞赛驱动机制:将浙江省导游技能竞赛、餐饮服务大赛等赛事纳入学分体系,通过"以赛代练"提升职业竞争力。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3项,形成"课堂-赛场-职场"的能力进阶链。
三、就业前景:多元发展的职业生态
毕业生可在三大领域实现职业突破:
- 教育服务领域:担任中小学实践课程教师、研学基地指导师,需掌握课程标准化开发与教育风险评估能力。某届毕业生在宁波市研学基地设计的"海丝文化探索"课程,已成为区域示范项目。
- 文旅产业领域:从事旅游产品策划、数字营销等岗位,典型就业企业包括凯悦集团、国旅集团等。2024年校企联合开发的"红色研学线路优化"项目,直接带动5名毕业生进入管理岗位。
- 创新创业领域:依托旅游文创设计、研学IP孵化等课程,近三年孵化出"非遗研学工坊"等7个创业项目。2025届学生团队开发的VR研学导览系统,已获得天使轮融资。
该专业通过构建"三证贯通"(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1+X技能证书)培养体系,实现了从校园到产业的精准对接。随着《研学旅行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的深化实施,专业持续优化研学手册开发、主题线路设计等教学模块,为文旅行业输送既懂教育规律、又具市场洞察力的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