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扎根于学校八十年师范教育传统,以培养兼具教育技术理论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作为浙江省首批省级重点专业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依托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专硕点,形成"教育+技术"交叉融合的鲜明特色。其培养方向覆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教育信息化管理、数字化资源开发等领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在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公布的8项核心指标中均位列全省同类专业第一。
学科建设与专业定位
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涵盖教育基础理论、信息技术能力和实践创新平台。作为浙江省教育技术领域唯一的国家创业型人才培养实验区,其核心定位是培养能胜任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智慧校园管理和教育技术产品研发的专门人才。依托省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基础,专业聚焦人工智能教育、STEM教育等前沿方向,与韩国全南国立大学建立博士联合培养通道。师资团队包含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和基础教育特级教师,75%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团队。
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
专业课程采用"三层次"模块化设计:
- 教育理论层:包括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等基础课程
- 技术应用层:涵盖机器人设计与制作、动态网页技术等实践课程
- 创新拓展层:设置创客教育实践、教育大数据分析等前沿课程
特色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省级精品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等。学生需掌握:
- 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
- 智慧教育环境构建技术
- 信息化教学资源管理
-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实践平台与创新载体
专业构建"四维一体"实践体系,建设有:
- VR虚拟师范技能训练实验室
- STEM教育创新实验室
- 专业级数字媒体工坊(含演播室、摄影棚等)
- 中小学名师工作室
实践课程贯穿四年培养周期,采用"三习贯通"模式(见习-研习-实习),通过创客工作坊、机器人竞赛指导等特色项目强化实操能力。学生可参与省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历年获一等奖7项,在全国挑战杯等赛事中斩获银奖。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主要流向:
- 基础教育领域:担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事业编制)
- 教育信息化管理:从事智慧校园建设与运维
- 教育科技企业:担任课程开发师、教育产品经理
- 继续深造:攻读教育技术学、计算机科学等方向研究生
据2022年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专业相关度达92%,平均起薪高于全省同类专业30%。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部分毕业生成长为区域教育信息化骨干或教育科技企业创始人。
持续发展与创新探索
专业紧跟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在以下领域持续突破:
- 虚拟现实教育应用:建设VR教学资源开发平台
- 人工智能教育:开设机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
- 教育大数据分析:建立区域教育质量监测模型
- STEAM教育研究:开发跨学科整合课程体系
通过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企业共建实验室,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近三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在教育技术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2篇,持续引领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