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立足闽东地区文旅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福建省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试点专业和国家级“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证书试点专业,该专业通过“模块引领、课证融通、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导游服务能力、旅游产品策划能力和数字营销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依托宁德世界地质公园、太姥山景区等国家级实训基地,形成“产教融合、学做一体”的实践教学特色。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核心课程覆盖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电子商务等理论模块,同时强化导游服务模拟、景区运营管理等实践环节。学生需掌握旅行社计调、酒店前厅管理、茶艺服务等核心技能,并考取国家导游资格证、中高级茶艺师证等职业证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将红色旅游实训融入教学,通过实地考察革命老区、设计红色旅游路线,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与文化传承意识,这一特色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具有鲜明辨识度。
专业实践资源体现三大优势:
- 校企合作平台丰富:与福州三迪希尔顿酒店、宁德市交通旅行社等30余家单位建立实训基地,实现“工学交替”无缝对接;
- 数字化教学创新:配备CECE2009三维立体环幕教学系统,通过虚拟景区导览、旅游产品策划仿真训练提升实战能力;
- 乡村振兴服务:依托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开展乡村旅游规划项目,培养学生资源整合能力与创新创业思维。
就业数据显示,该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98%,专升本率20.16%,毕业生在旅行社运营、景区管理、会展策划等领域表现突出。其核心竞争力源于:
- 双师型教师团队(硕士以上学历100%、双师素质100%);
- 赛教融合机制:通过省级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创业之星评选等活动,塑造学生职业竞争力;
- 地域文化赋能:深耕畲族银雕、福安茶文化等非遗资源,形成“旅游+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对于渴望“诗与远方”的学生而言,该专业不仅提供武夷山采风、跨境旅游实习等成长机会,更通过个性化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在文旅产业升级浪潮中找到差异化发展赛道。从景区讲解员到研学旅行导师,从旅游电商运营到乡村旅游创业者,专业的多维培养体系正持续为闽东文旅产业输送“懂技术、善创新、有情怀”的新生力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