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该校的传统优势专业,依托装备制造行业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作为辽宁省兴辽卓越专业群建设专业和省级现代学徒制示范专业,该专业以“精操作、懂工艺、会维修、能管理”为培养导向,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工匠精神的塑造。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对接产业需求,配备价值超600万元的实训设备,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合作企业涵盖中国有色冶金机械、东芝电梯等行业龙头企业。
在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方面,该专业聚焦装备制造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在工业生产一线从事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的高级技能型技术人才。核心课程包括机械制图、CAD/CAM、数控编程与加工、液压传动与气动等,同时融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交叉学科内容。实践教学占比显著,设置40周以上的实习环节,涵盖金工实训、数控机床操作、机电维修等场景化训练,确保学生毕业即可胜任岗位技术要求。
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特色突出,形成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中厂实践基地和国家级电工电子实训基地,学生可参与真实生产项目。技能证书考核体系完善,学生可考取1+X数控车铣加工、CAD/CAM高级证书等职业资格。特别在智能制造领域,专业开设产品三维造型与结构设计(UG)、机床设备维护与装调等前沿课程,强化对数字化制造技术的掌握。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超20项,体现出扎实的实操能力。
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机械制造、设备维护、生产管理三大领域,具体岗位包括:
- 机械产品设计与开发工程师
- 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技术员
-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修专员
-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师
- 产品质量检测与售后技术支持
合作企业如凌源钢铁集团、丹东黄海汽车等提供稳定的就业渠道,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三一重工、海尔集团等大型企业。数据显示,从事数控加工和机电维修的毕业生起薪较行业平均水平高15%-20%,职业晋升路径清晰。
该专业的资源优势与教学创新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拥有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双师型教师团队,94%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其二,构建“35+10”课堂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深度融合;其三,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与东芝电梯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对接。作为辽宁省示范性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专业持续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近年来开发16门校企共建课程,编写21部特色教材,教学资源库建设处于省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