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新兴领域,以“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传统文化”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了适应现代托育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立足“医育融合”理念,通过“课岗证赛”互融教学,将职业资格认证与岗位技能深度结合,致力于培养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卫生保健及早期教育指导等核心能力的专业化人才。下文将从课程结构、实践路径、职业发展等维度展开具体解析。
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递进架构。专业基础课程涵盖《婴幼儿生理基础》《婴幼儿心理发展》《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为学生建立婴幼儿生理发育图谱与行业规范认知;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婴幼儿回应性照料》《伤害预防与处理》《家园共育》,重点训练生活照护、应急处理与家庭沟通等实务技能;专业拓展课程延伸至《婴幼儿艺术启蒙》《早期阅读》《护理与急救》,强化学生多元化服务能力。课程设计中特别融入1+X证书考核标准,使学生毕业时可同步获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育婴师、营养师等职业资格认证。
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虚实结合”实现能力转化。校内建有婴幼儿感统实训室、心理健康观察室、模拟托育中心等20余间专业化实训空间,配备婴幼儿行为记录分析系统、智能喂养模拟设备等数字化工具。校外依托妇幼保健站、早教中心、社区卫生儿保所等实践基地,开展为期6个月的岗位轮训,重点参与婴幼儿日常照料、健康监测、托育机构运营等真实工作场景。实训过程中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从单项技能训练到综合管理项目的进阶。
职业发展通道呈现“托育+健康”双轨并进特征。毕业生可在托育机构担任生活指导员与课程开发师,在妇幼保健系统承担生长发育评估与营养干预工作,在早教中心转型为家庭教育指导师。数据显示,该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在母婴护理机构、儿童发展中心等新兴领域就业率增长23%,部分学生通过健康服务与管理本科专业接续深造。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团队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2023年斩获“幼乐美杯”全国一等奖,印证了教学成果与行业需求的契合度。
师资队伍建设凸显“双师型”特质。专业教师团队中高级育婴师考评员、1+X母婴护理培训师等“双师”占比超过60%,核心成员如王雯雯副教授主持自治区级婴幼儿营养干预课题,并带领学生在“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校企合作方面,与馨贝昉托育示范中心等机构共建课程资源库,引入托育机构管理信息系统、智能健康监测平台等企业真实项目,实现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迭代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