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立足现代服务业需求,聚焦酒店行业数字化升级趋势,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依托旅游管理系的办学资源,自2014年成立以来已形成涵盖高星级酒店服务、数字化运营管理、跨文化沟通等领域的课程框架,并与区内外10余家大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注重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课程设置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传统服务管理课程,包括前厅、客房、餐饮服务等核心技能训练;二是数字化运营课程,如酒店市场营销、收益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例如,学生需掌握Opera酒店管理系统等数字化工具,并通过校内实训室模拟酒店运营流程,培养从基层服务到中层管理的全链条能力。这种“服务+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使毕业生既能胜任五星级酒店的前台接待、宴会策划等岗位,也能适应在线旅行社销售、旅游产品设计等新兴职业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的突出特色。学院建设了10个校内实训室,涵盖中西餐服务、茶艺调酒、客房运营等场景,并设立7个校外实训基地,与万豪、希尔顿等国际酒店集团合作开展定向培养。例如,学生可参与亚运会、冬奥会等国际赛事的礼宾服务,或在南宁东站等交通枢纽进行高铁客运实习。2022年,该专业学生曾为北京冬奥会提供酒店服务,展现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双重提升。
从就业方向看,毕业生主要服务于高星级酒店、涉外旅游机构及文旅综合体,岗位覆盖服务、运营、策划等多个层级。合作企业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及非遗文化保护单位,部分优秀校友已成长为酒店人力资源总监、驻店总经理等管理人才。此外,专业开设的非遗文化传承方向,将传统手工艺开发、民族文创等内容融入课程,为文旅融合产业输送特色人才。
专业在数字化能力培养上具有前瞻性。通过引入酒店收益管理系统、数字化营销工具等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掌握大数据分析、在线客户维护等现代技术。例如,课程中涉及酒店客户关系管理(CRM)和新媒体运营,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推广。这种与行业趋势同步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广西金融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通过产教融合、技能竞赛和国际实践等多维度培养路径,打造了适应行业变革的人才输送体系。其“服务+管理+技术”的培养逻辑,不仅契合酒店业数字化升级需求,更为学生提供了从基层岗位到管理层的可持续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