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立足工程教育理念,以培养具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的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构建了涵盖基础理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完整教学体系,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与高分子化工为方向的专业特色。作为工学学士学位授予点,其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深度融合产业需求,为学生在化工及相关领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培养方案上,该专业明确要求毕业生掌握化工原理、反应工程等核心课程知识,同时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通过工程制图、化工热力学等主干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建立完整的化学工程知识框架。课程设计中特别强调外文检索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具备用外语交流和处理技术文档的实践技能,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化工仿真实习、生产实习等多元化形式强化工程能力。专业设置毕业设计(论文)和专业实验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工厂实际生产相结合。例如,学生可在省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工程研究中心参与科研项目,接触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先进设备。近五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2022年斩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奖项26项,反映出突出的创新实践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支撑是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学院拥有19名教授、22名副教授和48名博士组成的教学团队,其中包含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奖者及安徽省教学名师。教师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在Science、JAC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形成以光电磁功能材料为核心的科研方向。这种"教学-科研-产业"联动机制,使学生能接触前沿课题,例如参与石油化工新材料领域的协同创新项目。
就业前景方面,该专业毕业生考研录取率稳定在40%左右,就业方向覆盖化工生产、产品研发、技术管理等领域。学院与安庆市共建化工新材料产业学院,搭建校企合作通道,近三年一次性就业率超90%。往届毕业生中既有成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的学术人才,也有在中石化等企业担任技术骨干的实践型人才,专业认可度从3.6分的综合满意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