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立足传媒行业需求,以培养具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通过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构建了覆盖语言表达、媒体制作、文化传播的课程体系,并与行业资源深度对接,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教育特色。以下从培养方向、课程设计、实践体系及就业前景等方面展开分析。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专业明确聚焦广播电台、电视台、自媒体平台及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场景,强调“播、采、写、编”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以普通话语音学、播音发声学为基础,逐步进阶到广播播音主持业务、电视新闻报道与现场播报等实务类课程。同时引入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电视画面编辑等课程,强化学生对内容策划与制作的系统性认知。这种阶梯式课程设计既夯实语言基础,又紧贴行业技术发展需求。
专业建设的核心优势体现在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学院配备演播厅、云播实训室、影视后期编辑室等现代化设施,构建了从内容创作到技术落地的全流程训练场景。通过校内广播电台运营、微电影制作等项目化教学,学生可直接参与节目策划、主持、剪辑等环节。例如,即兴主持训练与新闻播报模拟等课程模块,要求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从选题到播出的全流程操作,这种“学做一体”模式有效提升了职业适应能力。
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与行业经验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教师团队由播音主持领域专家与媒体从业者共同组成,形成“理论+实务”的双导师制。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学科背景,还通过指导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等赛事,将行业标准引入教学评价体系。此外,学院与共青城市全媒体中心、江西玉麒麟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与就业对接平台。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覆盖传统媒体、新媒体及企业宣传等领域。毕业生主要流向包括:
- 大众媒体(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
- 政府宣传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品牌策划
- 网络新媒体(直播运营、自媒体内容创作)
- 自主创业(广告传媒公司、文化工作室)
- 继续深造(考研或出国留学)数据显示,近三年该专业平均就业率达90%以上,部分学生进入省级媒体或头部MCN机构担任主播、编导等职位。
专业特色还体现在创新能力培养与跨学科融合。例如,主持人思维训练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即兴辩论等形式提升学生的临场反应能力;艺术采风实践则融入地方文化调研,拓展学生的内容创作视野。这种培养模式不仅强化专业素养,还塑造了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使其在媒体变革中具备持续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