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作为专科层次的重点培养方向,深度融合了传统财会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财经+数据"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国家"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依托学校百年师范教育底蕴和中央财政支持的会计实训基地,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会计核算、税务管理等核心技能,还能熟练运用Python程序设计、大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工具,成为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智慧财税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既延续了传统会计的严谨性,又突破了传统专业的技能边界。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会计基础与企业财务会计构成理论基石,而会计信息化、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则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特别设置企业财务管理与税费计算与申报两门核心课程,通过虚拟仿真平台实现业务流程的全真模拟。教学过程中注重将Excel高级应用融入日常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传统记账方法的同时,能够运用NoSQL数据库处理海量财务数据,这种"双轨并行"的教学策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践教学环节凸显三大特色:首先建有会计综合实训室与ERP沙盘模拟实验室,通过分组对抗式演练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其次推行"三阶段递进式"实习模式:
- 基础技能实训(校内)
- 岗位专项实训(校企共建基地)
- 顶岗综合实习(合作企业)
这种培养路径使学生毕业时平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与大数据分析师(初级)双证书。近年该专业学生在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印证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成效。
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岗位群:
- 智能财税服务(占比45%):在共享财务中心从事自动化核算
- 业财融合管理(占比30%):担任企业数字化财务专员
- 审计咨询服务(占比25%):在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数据化鉴证
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该专业专升本升学率稳定在35%以上,部分优秀学生通过"3+2"模式进入本科阶段学习。用人单位反馈显示,毕业生在财务机器人运维和税务风险大数据监测等领域展现独特优势。
师资团队由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构成复合型教学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58%。教授团队主持开发的《智能财税实务》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其独创的"四维能力评价体系"(专业知识、数字技能、职业素养、创新意识)成为省内同类专业的教学标杆。这种师资配置确保了理论教学与行业前沿的紧密衔接。
该专业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注重业财融合能力塑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Tableau等工具进行财务数据可视化分析,并掌握金蝶EAS等主流财务软件的深度应用。在成本管控模块,创新性地引入作业成本法(ABC)与标准成本法的对比实训,通过真实企业案例解析不同核算方法的适用场景。这种强调方法论比较的教学设计,有效提升了学生解决复杂财务问题的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