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近年来以智能医疗装备技术为核心,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构建起产教融合的立体化培养体系。该专业以精准对接医疗器械产业链需求为导向,联合威高集团、青岛州信医学影像诊断中心、东阿阿华医疗科技等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协同育人模式。这种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鸿沟,更通过真实生产场景与教学资源的深度耦合,培养出兼具技术应用能力与岗位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学院通过企业调研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例如,青岛州信医学影像诊断中心的智能影像诊断流程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被纳入课程模块,使学生掌握行业前沿的智能影像分析与远程医疗系统运维技能。同时,威高集团提供的10条生产线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注塑成型、医用高分子制品生产等真实设备,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零过渡。这种“跨界课堂”教学模式使毕业生如于佳慧等学生,在实习两个月内即能独立承担威高集团注塑车间的生产任务。
校企协同机制的创新体现在多层次合作框架中:
- 双师型队伍建设:企业技术专家以“医疗器械产业教授”身份参与课程设计,如东阿阿华医疗科技选派资深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直接指导医用电子仪器技术课程开发;
- 产学研平台搭建:与青岛州信共建“产教融合兴企”,联合开展医学影像AI算法优化等科研项目,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 终身教育体系:面向企业员工开设智能医疗装备维护等继续教育课程,形成人才双向培养通道。
该专业通过实习就业一体化设计强化职业素养。威高学院每年定向输送100余名毕业生,学生实习期间即参与新产品试制与订单生产,使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医用电子设备装配、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等全流程。东阿阿华医疗科技则通过体温计科技馆的参观教学,将医疗器械发展史与精密温度传感技术创新融入职业认知教育,深化学生的行业认同感。
未来,学院计划以健康中国战略为牵引,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网络。通过建立覆盖山东省的常态化技术交流机制,探索“校-企-研”三方联动的项目孵化模式,重点攻关智能诊断设备国产化与远程医疗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为医疗器械产业升级持续输送“精技术、强实践”复合型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