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吉林省化工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始建于1960年,是吉林省首个获批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点的学科,并于2013年获得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该专业依托学院60余年办学积淀,形成了以化工过程优化与新材料开发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被列为国家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为吉林省石油化工支柱产业输送了大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培养体系与课程设置方面,专业聚焦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的交叉融合,构建了覆盖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分离工程等核心课程的系统化知识框架。通过化工基础实验、生产实习、化工设计等实践环节,学生能够掌握化工过程模拟优化、设备设计开发等关键技术能力。值得关注的是,学院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结合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基地,近五年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
科研实力与平台资源是专业发展的核心支撑。学院拥有教育部合成树脂与纤维工程中心、财政部共建化工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近三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70余项,横向企业合作经费超2000万元。在高分子材料合成、工业催化等方向,团队发表SCI/EI论文150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40余项专利技术被吉林石化等企业转化应用。这种产学研深度联动模式,使学生在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过程中提前接触行业前沿技术。
从就业前景与社会评价看,该专业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生物制药、新能源材料等9大领域从事工艺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第三方调研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扎实度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满意度达4.7分(满分5分),典型就业单位包括中石油、长春生物制品所等龙头企业。对于深造群体,学院依托7个硕士点和2个博士点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通道,80%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师资队伍为学术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在绿色化工与资源循环领域持续发力,新设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本科方向,将传统化工技术与碳中和目标相结合。这种前瞻性学科布局不仅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更通过省合成树脂创新中心等平台,推动聚乳酸生物降解材料等20项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学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开辟全新职业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