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怎么样?

作为衢州学院2020年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依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重点学科浙江省衢州空气动力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平台,形成了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以机械工程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为核心,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校企“全程交互式”工程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衢州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怎么样?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机械科学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机电液气一体化技术等复合型技能。课程体系涵盖《人工智能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信息系统》等前沿领域,注重智能产品设计、智能工厂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运维等核心能力培养。实践环节通过机械设计课程设计、PLC控制实训、智能制造生产实现平台等模块,强化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博士占比87.5%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团队包含衢州市115人才、中青年骨干教师,形成空气动力装备技术、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等特色研究方向。实验设备投入达2000余万元,建有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中心、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等五大实践分中心,配备三坐标测量机、数控加工中心等先进仪器,为科研与教学提供硬件保障。

学科竞赛和实践活动构成人才培养的双引擎。学生可参与挑战杯、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20余项赛事,同时通过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级新苗计划深化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为“三阶段进阶”:

  1. 基础技能层:机械CAD、工程图学实践
  2. 专业融合层:传感器与测试技术课程设计、机床电气控制实训
  3. 综合应用层:毕业设计、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实习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从事智能产品研发、工业机器人运维、智能制造系统架构规划等工作,并考取机械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Solidworks认证等职业资格。专业依托长三角智能制造产业带的地域优势,与30余家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生态,近年录取分数线稳定在浙江省综合类538分以上,凸显社会认可度。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
上一篇:如何处理网银交易中的会计分录?
下一篇: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内部银行账户转账的会计分录?

热门推荐

衢州学院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怎么样?

作为衢州学院2020年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智能制造工程依托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重点学科、浙江省衢州空气动力装备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平台,形成了独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以机械工程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为核心,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校企“全程交互式”工程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培养目标上,专业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学生掌握机械科学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
 衢州学院 评论  4周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怎么样?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该校装备制造大类的重点专科专业,也是校级品牌专业。该专业紧密对接装备制造、汽车及电子制造产业,培养具备数字化设计、数控加工和智能设备运维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能在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和省级示范性实训平台中积累实践经验。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该专业以智能制造技术为核心,培养面向机械制造工程技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3周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怎么样?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装备技术专业紧密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该专业聚焦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核心领域,通过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单元集成等核心技术训练,强化学生的设备操作、安装调试、故障诊断等能力。依托国家级实训基地与校企合作平台,专业注重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真实职业场景的实践机会,助力其适应智能制造行业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3周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工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怎么样?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化工智能制造技术专业依托区域化工新材料产业优势,深度融合智能技术与化工生产,致力于培养适应行业数字化升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该专业由华友新材料学院具体建设,通过与浙江华友钴业等龙头企业合作,构建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育人模式,形成了以化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跨学科培养体系。专业聚焦化工智能生产控制、大数据平台运维等前沿领域,为学生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发展路径。 在培养模式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评论  3周前

衢州学院的机器人工程专业怎么样?

衢州学院机器人工程专业自2019年设立以来,依托机械工程学科-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和省级空气动力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构建了以工业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为核心方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深度融合机械设计、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的创新模式,培养学生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系统开发、技术集成与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支撑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培养体系:理论与实
 衢州学院 评论  4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