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简称上海成套院)自1959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发电设备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人才培养。作为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属的科研机构,其研究生教育始于1979年,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工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资源,该院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为能源行业输送了大量高层次技术人才。
学科布局与研究方向
研究院围绕能源装备技术构建学科体系,设置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智能电站等5个研究方向。核心研究领域包括:
- 燃气轮机与汽轮机:聚焦叶轮机械空气动力学、联合循环系统优化
- 热能工程:涵盖燃烧传热、气固两相流、洁净煤技术等关键技术
- 材料与寿命评估:研究电站设备材料的抗高温腐蚀与疲劳性能
- 智能控制技术:开发火电机组主辅机自动化与状态监测系统
创新培养模式
采用“双基地”培养机制:前1-1.5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理论课程,后1.5-2年返回研究院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这种模式既夯实理论基础,又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过程注重:
- 课题导向:论文选题直接对接国家重大专项,如核电设备国产化、新能源系统集成
- 多学科交叉:涉及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自动控制等8个专业领域协同攻关
- 双导师制:由研究院学科带头人与高校教授联合指导,现有14名硕士生导师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科研支撑体系
研究院构建了三大国家级平台:
- 清洁高效煤电成套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机械工业火电设备质量监督检测中心
- 核电设备与材料鉴定咨询中心
年均承担20余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与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龙头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生可深度参与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重型燃气轮机等前沿项目,研究成果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招生与保障政策
每年计划招收6名学术型硕士,实施公费培养制度。奖助体系包含:
- 基本津贴:每月4000元生活补贴
- 绩效奖励:根据科研成果发放最高2万元/年的优秀奖学金
- 福利待遇:享受职工同等医疗保险、科研出差补助
报考需满足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背景要求,同等学力考生需提供CET-4证书及8门本科课程成绩单。复试采用1:1.2差额选拔,重点考察专业英语与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学术生态与就业前景
作为《动力工程》核心期刊主办单位,研究院定期举办国际学术论坛,与MIT、西门子等机构保持技术交流。毕业生主要进入电力设计院、装备制造企业及科研院所,近年就业率保持98%以上。部分优秀生可直接留院从事核电设备可靠性研究、新能源系统开发等工作。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