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齐齐哈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自1959年创建以来,始终立足材料科学前沿领域,以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不仅是黑龙江省级重点专业,更在2019年获批省级“双一流”建设专业,2023年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审核,展现出深厚的学科积淀与持续发展动力。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的支撑,专业形成了以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与加工为核心的特色培养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完整课程链。核心课程包含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加工等主干课程,其中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而聚合物加工则为校级精品课程。为强化实践能力,课程体系中特别设置分方向培养模块:
- 加工方向侧重材料成型与工艺设计,开设聚合物加工实验、胶黏剂与粘接技术基础等课程;
- 合成方向聚焦材料研发与设备设计,涵盖高聚物合成工艺学、聚合反应设备等课程。这种模块化设计使学生既能掌握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工业生产技术,又能在功能材料开发领域拓展创新能力。
师资队伍方面,专业拥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博士18人、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占比达85%。团队中包括全国优秀教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水平人才,并形成以校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核心的科研梯队。近年来,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在高分子复合材料、功能膜材料等领域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支撑了教学内容的更新,更为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平台。
就业与深造渠道上,专业凭借与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主要进入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及生产管理工作。同时,约20%的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凸显了专业在学术培养与产业需求间的平衡优势。通过全员学业导师制和校企联合培养,专业持续为新材料领域输送兼具理论功底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