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达学院的金融科技专业作为该校财经学院的重点学科,以CFA(特许金融分析师)方向和本硕直通班为特色,形成了“金融+科技+国际化”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依托民办高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将金融学、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领域融入课程体系,培养适应商业银行、证券机构及金融科技企业的应用型人才。以下从课程结构、实践资源、职业路径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培养方向与课程体系
金融科技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是通过交叉学科知识体系,使学生掌握金融产品设计与量化分析能力。课程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 金融基础模块:包含金融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实务,夯实传统金融理论基础;
- 科技应用模块:涉及Python编程、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与金融应用,强化大数据处理能力;
- 行业实践模块:通过证券期货实训、互联网金融运营管理等课程,模拟真实商业场景。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CFA认证内容嵌入教学,并开设双语课程,为学生考取CPA(中国注册会计师)、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等证书提供支持。
实践资源与师资配置
财经学院构建了“校企协同+国际平台”的实践体系。一方面,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金融大数据分析、智能投顾系统开发等项目;另一方面,通过雅思课程培训和海外背景提升项目,对接英国、澳大利亚等高校的硕士联合培养。师资团队由学科带头人王楚明教授领衔,其作为全国首个金融科技专业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多项国家级课题,并引入黄亚钧(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吴腾华(大宗商品贸易专家)等学者,形成“学术+产业”双导师制。
就业前景与升学路径
毕业生可选择两条发展路径:
- 职业化就业:进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从事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或加入金融科技企业负责数据分析、区块链应用开发;
- 学术深造:通过本硕直通班衔接海外硕士项目,或报考国内高校的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等方向研究生。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部分学生进入蚂蚁集团、平安科技等企业担任算法工程师或金融科技产品经理。
报考要求与特色优势
该专业在招生中呈现显著的地域适应性:
- 上海考生:本科批选考科目不限,学费为59800元/年,计划招生90人;
- 天津考生:设置CFA方向,提供“4+1”本硕联合培养,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相较于同类院校,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国际化资源整合(如专职雅思导师、海外学术交流)和证书导向课程设计,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