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自2022年开始招生,凭借扎实的教学基础和产学研融合的创新模式,已成为该校重点发展的新兴工科专业。作为山东省首批获批大数据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和智能物联与大数据工程实验室的高校之一,该专业依托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平台资源,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课程体系到实践平台,从校企合作到升学就业,该专业展现出鲜明的应用型导向和技术落地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该专业构建了“基础+核心+应用”的三层知识体系。核心课程覆盖大数据算法设计、分布式系统开发和数据分析技术三大领域,例如数据挖掘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侧重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大规模流数据处理技术课程聚焦实时数据分析框架应用。同时,编程能力培养贯穿始终,学生需系统掌握C语言、Java和Python三类主流开发语言,并通过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计算机基础课程夯实理论功底。这种课程组合既符合计算机类专业的通用培养标准,又突出大数据领域的前沿技术特征。
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阶梯式”能力培养路径:
- 认知实践:通过企业参观和行业讲座建立专业感知
- 技能实训:在数据爬虫采集、可视化技术应用等课程设计中提升工程能力
- 综合创新:依托毕业设计和校企联合项目完成技术转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已与达内时代科技集团、山东润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确保学生接触真实的大数据应用场景。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保持同步更新。
在就业竞争力方面,专业定位精准对接行业需求。毕业生可从事大数据系统研发、应用开发和数据分析三类岗位,其中大数据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是主要就业方向。合作企业年均提供岗位数量持续增长,尤其在智能物联、金融科技等领域存在显著人才缺口。对于计划深造的学生,专业课程设置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等研究生方向形成衔接,为攻读硕士学位奠定基础。
从发展前景看,该专业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工程实验室平台支撑,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不仅掌握Hadoop生态圈、Spark计算框架等技术工具,还需完成包含机器学习项目实践和数据仓库构建在内的综合训练。这种强调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的教育模式,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