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自2009年开设以来,已发展成为福建省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和高水平专业群的核心成员。依托泉州作为全国服装产业重镇的地理优势,该专业累计投入580万元建设实训基地,构建了“双师型”师资团队,并与安踏、柒牌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形成“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学生不仅能在校内实训基地掌握前沿技术,还可通过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锤炼专业能力,近年累计获得海峡两岸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全球华人设计大赛优秀奖等30余项荣誉。
专业培养体系的三维架构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限选”模块化设计:
- 专业基础课:服装设计素描与速写、织品材料设计等夯实美学与工艺基础
- 专业核心课:立裁裁剪、服装CAD等对接产业数字化升级需求
- 限选课程:时装画技法、形象设计等拓展职业发展边界
- 实践教学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建有世界技能大赛时装技术赛项中国集训基地,配备服装工艺实验室、3D虚拟仿真设计平台等设施,实现从设计图纸到成衣制作的全流程实训
- 产教融合通过“二元制”培养模式,引入劲霸男装、利郎等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校企联合开发《手工旗袍大师班》等特色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更新
师资团队的三大优势
该专业18人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55.6%,形成“学术导师+行业导师”双轨制:
- 学术引领:赖晓毅副教授作为国家级裁判员,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其参与制定的服装行业标准已应用于多家上市公司
- 技术专精:贾春丽老师带领学生在近五年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12次,其研发的服装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产业对接:涂洁老师作为福建省十佳设计师,将安踏运动功能服研发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完成的可降解面料设计已进入量产阶段
职业发展的四大方向
在泉州服装产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毕业生可选择的职业路径包括:
- 技术研发类:服装制版师、智能穿戴设备设计师(平均起薪6500元/月)
- 创意设计类:品牌主设计师、独立设计师工作室(柒牌等企业定向招聘率超40%)
- 营销管理类:时尚买手、电商运营总监(校企合作单位提供带薪实习岗位)
- 文化传承类:非遗服饰创新研究员(与清华大学合作非遗保护项目)
该专业通过“赛教融合”培养机制,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项23项,其中陈厦宁老师指导的虚拟仿真设计作品在全国大学生纺织类工程训练竞赛中包揽前三名。随着泉州获批国家级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园区,这里正成为孕育新一代时尚产业领袖的摇篮。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