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自2013年创办运动训练专业以来,已形成完整的专业培养体系。作为重庆市属高校中唯一面向全国招生的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该校依托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的雄厚师资,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2025年招生计划达90人(含保送生),覆盖11个运动项目,通过专项化培养为社会输送具有卓越竞技技能和教学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架构与课程体系
该专业以教育学学士学位为培养出口,采用全日制4年学制(弹性修业年限3-6年),核心课程包含:
- 运动训练学:涵盖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专项教学训练等模块
- 运动生理学与解剖学:构建人体运动机能认知基础
- 体育竞赛管理:包含赛事组织、营养学、选材学等应用型课程2025年培养方案新增健康教育学和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强化学生对社会体育需求的理解。实践教学中,田径、球类、武术等12门术科课程占比达40%,确保学生掌握一专一强的核心竞争力。
竞技人才培养机制
学校实施"训学矛盾"专项解决方案,对在训运动员采用单独编班、集中授课模式。通过三大支撑体系提升培养质量:
- 高水平师资团队:现有教师中含国际级运动健将6人,组建了由何强教授领衔的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主持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运动损伤康复等领域形成特色研究成果
- 竞技实践平台:校代表队近年斩获全国沙滩排球大满贯、CUBA全国24强等优异成绩,男子足球队与天才体育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打通职业发展通道
- 等级认证体系:报考要求明确二级运动员(田径/篮球/网球)或一级运动员(乒羽/跆拳道等)资质,证书审批日期限定在2015-2025年区间
社会服务与就业导向
专业建设注重体教融合,通过三项举措强化社会服务:
- 与重庆市体育局共建全运会备战队伍
- 开展中小学体育特长生招考标准研发
- 组织师生参与乡村振兴体育帮扶项目就业方向覆盖基层体校教练(占比35%)、中小学体育教师(40%)和体育管理机构(25%)三大领域。2024年与天才体育签订的实习就业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足球培训、赛事运营等岗位,实习转就业率达72%。
该专业通过"课程训练双嵌入"模式,将竞技成绩转化为教学资源,其男子网球队保持全国师范大学最佳战绩,毕业生在重庆市体育系统就业满意度达91%。这种以赛促教、产教融合的培养路径,正成为地方高校体育专业建设的典范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