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事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自2015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省级重点专业。该专业入选陕西省“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核心课程《全媒体采访与写作》被认定为省级一流课程。依托新闻传播学科与校企合作平台,它通过“互联网思维+技术赋能”的路径,致力于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全媒体人才,为传媒产业输送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技术融合与内容生产双轨并行
专业课程围绕“新媒体+技术”的核心定位构建模块化体系:
- 技术应用模块:包含数字摄像与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与信息处理等课程,强化数字工具操作能力;
- 内容生产模块:聚焦全媒体采访与写作、数据新闻、新媒体用户分析,培养跨平台内容创作与传播策划能力;
- 前沿探索模块:通过沉浸式VR演播室、融媒体中央厨房等实验室,探索虚拟现实、大数据可视化等新兴技术应用。
教学特色:产教融合与学术实践深度联动
专业采用“一体两翼”培养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校企合作与学科竞赛为两翼:
- 校企协同:与字节跳动西安分公司、陕西日报社传媒集团等15家单位共建实习基地,学生可参与真实项目运营;
- 竞赛赋能:通过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新媒体创意大赛等赛事平台,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奖项超20项,例如数据新闻单元一等奖作品《世界人口突破80亿》;
- 师资多元:教师团队包含张羽教授(原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武怡华副教授(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等兼具学术背景与行业经验的“双师型”导师。
职业前景:全媒体人才需求下的多维就业路径
毕业生就业领域覆盖传统媒体转型、互联网企业与政企宣传部门:
- 主流媒体岗位:包括融媒体中心记者、电视台编导、新媒体运营等,服务于陕西广播电视台、西部网等机构;
- 互联网行业:从事短视频策划、用户增长运营、舆情分析等,合作企业如今日头条、华商报提供专项招聘通道;
- 自主创业路径:校友案例包括创办西安渊源缘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贺博,其业务涵盖企业号运营与影视制作;
- 升学深造方向:2023届毕业生雷嘉妮考取西藏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展现学术潜力。
资源支撑:实验室集群与学术生态建设
专业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四大核心实验室:
- 全媒体包装实验室:用于视觉设计与交互内容开发;
- 数字虚拟演播实验室:支持绿幕抠像与虚拟主播技术实训;
- 沉浸式VR演播室:探索元宇宙场景下的新闻叙事;
- 融媒体中央厨房:模拟真实媒体环境,实现“策采编发”全流程协同。
学术生态方面,定期举办“全媒传播论坛”,邀请刘蒙之(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罗朋(西北政法大学教授)等学者开设讲座,主题涵盖传播学质性研究方法、新闻人独立性等前沿议题,构建理论与实践对话的开放平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