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专业是江苏省医药卫生类高职教育的重点方向之一,其培养体系融合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训练,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双重提升。该专业自1988年并入镇江高专以来,已形成以临床护理为核心、社区健康服务为延伸的特色培养模式,累计培养16000余名毕业生,在校生规模超3000人。随着《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推动,该专业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就业渠道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
一、培养目标与核心能力
护理专业以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为导向,要求学生掌握急危重症护理原则、社区卫生服务方法及医疗卫生法规知识。课程设计突出“全生命周期照护”理念,涵盖母婴护理、老年护理等模块,并通过临床见习与毕业实习强化实践能力。毕业生需具备整体护理能力(生理-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急救配合能力及健康宣教能力,同时需考取江苏省计算机一级B证书、英语应用能力证书等资质。
二、课程体系与实践支撑
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
- 医学基础课:包括护理应用解剖学、病理学、药物学等,侧重解剖结构与生理机制的理解;
- 专科护理课:如母婴护理、危急重症护理、精神科护理,覆盖各临床科室需求;
- 实践教学课:设置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康复评定实训等,依托校内急危重症实训室、基础护理实训室及校外合作医院开展操作演练。实践环节占总课时40%以上,确保学生掌握静脉穿刺、心肺复苏等关键技能。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卫生护理学院现有教职工6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1%,副高以上职称24人,博士及在读博士6人。教学团队以“课程思政”为特色,例如万爱军教授主编的《解剖学基础》入选“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将职业精神融入教学。王娟等教师团队开发在线开放课程《人体生理学》,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提升教学效果,并指导学生获省级技能大赛二等奖。学院还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设“3+2”护理本科项目,打通学历提升通道。
四、就业方向与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机构:
- 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的临床护理岗位;
- 社区机构:从事慢性病管理、健康宣教等工作;
- 康养机构:承担老年照护、产后康复等新兴领域服务。据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就业率达95%以上,优秀毕业生如孙淼通过镇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招聘考试,丁新雨入职苏州福田家母婴集团担任康复师,凸显专业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政策层面,江苏省对专科护理人才的“十四五”专项支持为职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五、学生成长与特色优势
专业通过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技能竞赛等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2021级学生孙淼担任团总支兼职副书记,获评江苏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建设上,护理专业获评江苏省“品牌专业”、镇江市“骨干专业”,并建成镇江市健康与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这些资源使学生不仅能胜任一线护理工作,还具备护理管理、科研创新的潜力,形成差异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