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教育学专业依托百年师范教育积淀,形成了"学科引领、实践驱动、创新赋能"的育人体系。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和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专业,其学科发展源头可追溯至1903年湖南师范馆首创的小学各科教学法课程,现已成为湖南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基地。该专业通过"教育学+"培养模式,构建了覆盖本科到研究生的完整培养体系,2022年起与湖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小学教育方向教育硕士,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一、学科体系与专业特色
- 多元化的专业矩阵
学院设置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心理学、学前教育5个师范类本科专业,构建起"主干突出、交叉融合"的学科生态:- 教育技术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心理学:湖南省一流专业,建设有儿童心理发育与脑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
- 学前教育:全国首个中外合作办学师范专业,与30余所幼儿园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 创新性培养模式
实施"四年一贯导师制",推行古典人文教育与现代教育技术双轨并行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教育现象学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二、科研支撑与实践平台
- 高水平科研平台集群
学院建有14个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社会服务"的完整链条:- 2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儿童心理发育与脑认知科学、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
- 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含基于web3d的儿童虚拟交互学习环境关键技术团队)
- 全国社科普及基地等5个社科研究平台
- 实践教学体系创新
构建"三习联动"机制(见习、研习、实习),依托湖南省小学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中心开展:- 师范技能竞赛:近五年获"挑战杯""互联网+"等国家级奖项200余项
- 教育田野调查:组织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振兴等社会服务项目
- 数字教育资源开发:VR/AR新媒体实验室支持学生参与中小学机器人教育项目
三、师资建设与学术成果
- 结构化教师团队
教育学专业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16人,其中:- 博士生导师12人,教育部教指委委员1人
-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芙蓉学者2人
- 博士占比达60%,形成教育政策、教师教育等特色研究方向
- 标志性研究成果
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自科基金项目17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等重大奖项:- 开发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2门
- 在《教育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论文年均40篇
- 主持编制湖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
四、未来发展路径
- 学科交叉融合
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跨学科研究,重点培育智慧教育关键技术与教育大数据分析方向。已在数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开发出智能教育评价系统。 - 人才培养升级
2025年启动独立招收教育硕士计划,首批设置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科教学(思政/语文/音乐)5个方向,构建"本硕贯通"培养体系。通过333统考科目优化选拔机制,强化教育研究方法等核心能力训练。 - 国际协同创新
深化与美国圣约瑟夫大学等海外高校合作,在学前教育专业开展"2+2双学位"项目。建设教师教育信息化国际联合实验室,引进MOOC等混合式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基础教育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