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政总预算会计中,上解支出是反映本级财政按体制规定上交给上级财政款项的核心科目。该科目的核算涉及预算资金流动的多个环节,需严格遵循财政体制和会计规范。通过分析不同情境下的会计处理逻辑,可以明确借与贷的对应关系,确保资金划转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以下从科目性质、日常业务、结算调整及年末结转四个维度,系统梳理其会计分录的编制规则。
一、科目性质与设置要求
上解支出属于支出类科目,用于核算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中需上解的款项。根据财政体制要求,该科目需按资金性质设置一般公共预算上解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上解支出明细科目。例如,某市财政上解一般预算款项时需明确归属的转移支付类型(如体制上解或专项上解),并在明细账中分类登记。科目借方记录实际发生或应结算的上解金额,贷方反映退转或核减操作,平时余额在借方,年末结转后无余额。
二、日常业务的分录编制
实际支付上解款项
- 借:上解支出
- 贷:国库存款—一般预算存款/基金预算存款
当财政部门通过国库直接划转资金时,按实际金额借记上解支出,贷记对应的存款科目。例如,某市财政上解一般预算专项资金16万元时,会计分录为:
借:上解支出 160000
贷:国库存款 160000。若涉及基金预算(如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31万元),则需区分存款类型。
年终结算补解款项
- 借:上解支出
- 贷:与上级往来
若年终存在应解未解款项,需通过往来科目过渡。例如,某市财政应补解15万元但未实际支付时,分录为:
借:上解支出 150000
贷:与上级往来 150000。此类操作体现了权责发生制下对未达资金的会计确认。
三、退转与核减的分录处理
若上级财政退回多缴款项或核减上解额度,需反向冲减原分录:
- 借:国库存款/与上级往来
- 贷:上解支出
例如,某市收到退回的体制上解资金时,需借记存款科目并贷记上解支出,确保科目余额反映实际净支出。
四、年末结转与结余分配
年终需将上解支出借方余额全数转入结余科目:
- 借: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
- 贷:上解支出
例如,某市财政全年上解支出72万元(含一般预算50万元、基金预算22万元),结转分录为:
借:预算结余 500000
借:基金预算结余 220000
贷:上解支出 720000。这一步骤实现了支出科目与结余科目的衔接,完成预算周期闭环。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