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青年职业学院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是江西省首批开设该方向的高职院校之一,依托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省级实践平台,形成了“课程+实训+竞赛”的立体化培养体系。该专业聚焦三维建模、引擎开发、全景拍摄等技术领域,通过与泰豪集团、中师国培等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产教融合的育人生态,近三年学生在世界级、国家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拓展”三层次架构。基础课程涵盖设计素描、图形图像处理等艺术与技术基础,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与数字工具应用能力;核心课程以虚拟现实场景建模技术、虚拟现实引擎开发为核心,结合行业标准引入Unity3D、Maya等开发工具教学;拓展课程则通过企业真实项目实训,例如在VR美工工作室完成三维动画制作,或在虚拟现实软硬件平台搭建中掌握设备调试技能。这种课程结构既夯实理论基础,又突出“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特色。
培养模式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
- 双轨师资配置:高校教师负责理论教学,企业工程师主导实践课程,例如中师国培派驻工程师指导元宇宙捕手等VR游戏开发项目;
- 工作室孵化机制:选拔优秀学生进入VR研发工作室,参与南昌市VR感知交互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
- 赛训融合路径:以世界VR产业大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平台,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近三年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胜奖1项、全国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主要服务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产业链,覆盖建模师、交互开发工程师等岗位。校企合作订单班(如北京中师国培班)实现从课程到就业的贯通,合作企业包括HTC威爱教育等头部厂商。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可从事游戏动漫制作、数字孪生系统开发、全景视频处理等领域工作,2021年专科批录取分数线为267分(江西理科),显示出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专业建设成果突出表现为两大特色:其一,自主研发的《虚拟现实项目开发教程》被列为行业稀缺教材,其内容涵盖VR云团课等创新模块,将共青团史馆虚拟化呈现,开创专业教育与思政融合新模式;其二,建成VR理实一体化教室、渲染中心等12个实训室,配备HTC Vive Pro等前沿设备,学生可在元宇宙捕手等项目中体验虚拟空间构建与交互设计,这种“硬件+内容”双驱动的实践平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示范性。
通过“教学-研发-产业”的闭环培养,该专业不仅为江西VR产业高地输送技术技能人才,更在虚拟教研平台建设、职教元宇宙应用等前沿领域持续探索。未来计划深化与南昌航空大学等高校的联合研发,推动XR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规模化应用,进一步巩固其在VR职教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