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作为香港八大公立高校之一,自1990年成立以来始终秉持"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办学理念,通过跨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依托香港国际化都市的区位优势,该院构建了覆盖工程、商学、医疗、设计等领域的完整学科体系,并与全球顶尖企业及科研机构保持深度合作。其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65位的学术地位,印证了其在应用型研究领域的卓越成就。
一、学科体系与培养架构
研究生院下设8大学院26个学系,形成以应用为导向的立体培养网络:
- 工程学科群:涵盖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航空工程等前沿方向,其中碳中和城市及可持续性理学硕士聚焦城市能源系统优化,整合建筑科学与环境工程领域知识
- 商学教育:拥有AACSB与EQUIS双重认证的工商管理学院,开设区块链科技、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新兴交叉学科
- 健康科学:营养与健康活龄理学硕士独创"理论+临床"双轨模式,配备香港首个老龄化营养实验室
- 设计创新:可持续时装及创新理学硕士引入全生命周期评估体系,推动纺织产业绿色转型
二、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该院建立"三维联动"科研体系:
- 校企联合实验室:与微软共建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开发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与波音合作民航安全监测系统
- 政府智库支持: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建造2.0"数字化转型计划,主导BIM技术标准制定
- 国际科研网络:作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核心成员,开展"一带一路"基建工程风险管理研究
近三年科研成果转化率达38%,在生物医用材料、智慧城市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人才培养特色
研究生培养突出"双导师制+项目驱动"模式:
- 学术导师:80%教师具有剑桥、麻省理工等顶尖学府博士学位
- 产业导师:聘请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高管参与课程设计
- Capstone项目:要求学生在9学分的毕业设计中解决真实产业问题,如开发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
特别设立的粤港澳大湾区专项奖学金,每年资助300名硕博生开展跨境产学研合作。
四、国际化培养体系
语言教学采用CBI(内容依托教学法),所有专业课程实现全英文授课。国际学生占比稳定在25%以上,通过全球课堂计划可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进行学分互认。独具特色的"3+2+1"培养路径允许学生在香港、佛山校区及海外合作院校间流动学习,其中香港理工大学(佛山)项目已纳入广东省重点建设工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