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以培养兼具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紧密围绕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系统优化两大领域展开教学与科研。该专业立足国家“双碳”战略,依托学校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理论+实践+产业协同”的特色培养体系。通过融合土木工程、能源科学、自动化技术等多学科知识,致力于解决现代建筑在舒适性、节能性及智能化方面的综合需求,为城乡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专业培养方案明确聚焦工程应用型人才定位,强调学生需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力学、热学与流体力学等基础理论,并具备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冷热源设备开发、建筑节能技术应用等核心技能。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等,构建学生对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的物理认知。
- 专业核心模块:涵盖建筑环境学、暖通空调、冷热源设备与系统、流体输配管网等课程,强化工程设计能力。
- 实践创新模块:通过课程设计(如BIM技术应用)、实习实训(施工安装与系统调试)及学科竞赛(结构设计大赛),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该专业在以下三方面形成差异化优势:
- 产教融合深度推进:依托清洁能源供热现代产业学院,与中交集团、海尔等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实现教学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
- 低碳技术前沿探索:重点发展智能健康建筑环境营造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向,开设热泵技术、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特色课程,响应国家绿色建筑标准。
- 跨学科交叉创新:整合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控制技术,开发建筑设备自动化、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跨领域课程,培养学生应对新型建筑体系挑战的能力。
就业前景与发展路径
毕业生就业呈现多元化特征,主要分布在四大领域:
- 设计研发类:在建筑设计院、工程公司从事暖通空调系统规划、低碳建筑方案设计;
- 工程管理类:担任施工项目经理、设备运维工程师,主导大型公共建筑能源系统建设;
- 技术创新类:进入格力、海尔等企业参与热泵、智能控制设备研发;
- 学术深造类:攻读土木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硕士方向,近三年升学率稳定在25%以上。
行业数据显示,随着健康建筑认证(WELL)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广,具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与能源系统优化能力的人才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该专业毕业生起薪高于传统土木类岗位15%-20%。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可通过考取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资质提升竞争力,或向智慧城市、碳中和领域拓展职业边界。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