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韩山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物理学(师范)专业历经百年积淀,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理工融合为优势的办学格局。该专业自1994年升格为本科教育以来,已培养25届毕业生超2000人,其中90%以上粤东地区中学物理教师团队均出自该专业。这种卓越的办学成效源于其独特的培养体系,主要体现在四个维度:
课程体系采用"强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核心课程既包含高等数学、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等夯实理论基础的学科,又设有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等12门实验课程,更独创中学物理实验与教学技能训练特色课程。这种课程结构确保学生既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又能通过年均100余项学科竞赛实践提升教学技能。
教学模式创新呈现三大亮点:①实施"微课+创客教育"融合教学,其《八微驱动,集群推进:"爱加笃行创客教育"探索与实践》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②构建"校校联合"培养机制,2019年起与广州大学联合培养物理学科教育硕士,实现本硕贯通式发展;③推行"双导师制",由校内教授与中学名师共同指导教育实习,近三年师范生技能大赛获奖率达87%。
师资配置形成金字塔结构:30名博士组成学术中坚(含7名在读博士),其中1名南粤优秀教师、3名"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构成领军团队。这支队伍主持完成30余项省级教研项目,依托省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发出48项创新实验项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
就业通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形成"主体就业+升学深造+公共服务"三维发展路径。数据显示,81%毕业生入职粤东及珠三角中学,15%考取华南师大等高校研究生,4%进入公务员系统。用人单位评价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在教学技能、实验创新、师德素养三项核心指标满意度均达92%以上。
该专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三大支撑体系:①投资1200万元建设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模拟中学物理教学场景36类;②与潮州金山中学等12所省级示范校共建实践基地,实行"学期分段、岗位轮换"实习模式;③设立"韩愈教学奖"等6项专项奖学金,覆盖35%在校生。这种"理论奠基-实践强化-师德养成"的培养闭环,使其成为粤东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