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公共艺术专业是融合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特色学科,2015年开设本科教育,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以学校六十余年的艺术设计学科积淀为根基,围绕陶瓷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创造性结合展开教学,着力培养具备开放性公共空间艺术创作能力和城市环境设计系统性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其教学体系既强调陶瓷材料的创新应用,又注重空间造型、装置艺术等多元化表达,形成了独特的专业定位与培养路径。
在专业定位上,公共艺术专业聚焦“陶瓷+空间”的交叉创新,通过环境陶艺设计、城市雕塑与壁画艺术等方向课程,强化陶瓷材料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转化能力。课程设置围绕公共性与实践性展开,核心课程包含:
- 公共环境设计(城市景观规划与功能整合)
- 建筑空间认知(空间形态分析与建筑语言理解)
- 环境陶艺设计(陶瓷材料与公共装置的结合应用)
- 装置艺术设计(跨媒介艺术表达与社会议题介入)这些课程通过“理论—实践—创新”三阶段递进,培养学生从概念构思到实体落地的全流程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方面,该专业依托设计艺术学院的学科优势,共享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陶瓷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实践教学中,学生可参与校企合作的公共艺术策划项目,例如与长虹电视、东鹏陶瓷等企业联合开发陶瓷公共装置。师资团队由兼具学术研究能力与行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其中包含参与过城市地标性公共艺术项目的专家,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
在培养成果上,专业注重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双向提升。学生作品常获中国红星奖、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等权威奖项,部分成果被应用于城市更新项目。例如,2023届毕业生团队设计的陶瓷互动装置《窑火新生》入选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永久陈列,展现了陶瓷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创新实践。
未来发展路径上,毕业生可从事公共艺术策划、城市景观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工作。专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的“陶瓷文化遗产活化”研究基地,为学生提供参与乡村振兴、文化遗产保护等国家战略项目的机会。此外,学校开设的同等学力申硕项目中,设计学专业包含“公共艺术与空间设计”研究方向,支持在职人员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深化专业能力,拓展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