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依托建筑工程系的实践教学资源和行业对接优势,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该专业注重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融合,通过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和丰富的实训活动,致力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下从课程体系、就业前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及办学资源等方面展开具体分析。
在课程体系方面,专业核心课程覆盖了室内设计的全流程。主修课程包括3ds Max室内效果图表现、建筑装饰材料与构造、工程CAD、建筑装饰工程造价等,同时融入公共建筑室内设计、灯光与照明设计等前沿领域内容。课程设置强调美学基础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例如通过表现技法课程提升手绘能力,借助建筑装饰施工与管理课程掌握项目管理知识,形成了从设计构思到施工落地的完整知识链。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建筑装饰行业的三大领域。其一,可担任室内设计师、施工员或预算员,在装饰公司、设计院等机构从事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其二,可进入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项目策划与质量监管;其三,支持自主创业,例如创办装饰公司或设计工作室。值得注意的是,专业特别强调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工程造价能力的培养,这两项技能在行业人才需求中具有较高权重。
实践教学体系采用"课堂+基地+企业"的三维培养模式。基础技能训练通过校内美术画室、计算机辅助设计室等20余个专业实验室完成;进阶实践则依托太行山大峡谷写生基地等校外场所开展写生与摄影课程,通过实地考察提升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最具特色的是顶岗实习制度,学生在古井房地产集团、天猫家装驿站等合作企业以技术人员助手身份参与真实项目,累计超过60学时的现场实习经历。
师资团队由双师型教师与行业专家共同构成。专业现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6人,包括省级美术家协会会员陈晓耀、具有注册建造师资格的尹学英等,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42.8%。教学过程中推行"日评周结"制度,教师每天对实训作业进行个性化指导,每周组织项目案例研讨,这种精细化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力。
办学资源方面,该专业共享学校的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建筑与设计学院与亳州城建发展控股集团等14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共建装饰材料认知实验室、BIM技术应用中心等特色实践平台。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将亳州中药文化元素融入课程开发,如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引入药材展示专柜设计模块,这种地域文化特色的融入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差异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