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质工程职业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施工信息化方向)专业立足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构建了覆盖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资源,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培养掌握现代建筑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型人才,其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紧密对接行业标准,形成“理论+技能+项目”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
专业培养的核心在于BIM技术的全流程应用。学生在学习传统建筑工程技术基础上,重点掌握三维建模、BIM5D协同管理、信息化计量计价等技能。课程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基础层包括《建筑力学》《建筑构造》等传统学科;技术层聚焦《BIM土建建模》《BIM机电建模》等软件操作;应用层则通过《施工组织与信息化管理》等课程实现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这种分层递进的设计确保学生既能夯实理论基础,又能熟练运用BIM平台进行虚拟建造与施工模拟。
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实训+企业项目双轨并行实现能力转化。校内建有BIM工作室、建筑算量实训室等20余个专业场所,配备价值上千万元的实训设备。例如在无损检测实训室中,学生可模拟实际工程中的质量监控场景;而BIM5D协同项目管理课程则要求团队协作完成从建模到进度控制的完整流程。校外与中建八局、辽宁富旺建设集团等36家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实施“凤凰商学院”等校企合作项目,学生大三阶段即进入企业参与真实项目运作。
就业竞争力源于“1+X”证书制度与技能竞赛的双重赋能。作为辽宁省首批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单位,该专业将证书考核标准融入日常教学,毕业生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行业认证。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斩获近50项荣誉,教师团队两获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这种“以赛促学”机制使毕业生在建筑设计建模、施工进度控制等岗位具备显著优势,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专业特色体现在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创新探索。课程设置引入装配式建筑技术与BIM运维管理模块,例如《BIM后期制作与应用》课程涵盖从模型轻量化处理到运维数据对接的全链条技能。教师团队90%具备双师型资质,主持开发的《建筑工程信息化计量与计价》等校本教材,将实际工程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这种紧跟产业变革的课程更新机制,使该专业成为辽宁省建筑类高职院校中施工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