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自2008年设立以来,以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通过“知识+实践+就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与北京、天津等地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实现实习就业无缝衔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覆盖旅行社、酒店、民航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人才培养体系:聚焦行业需求
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向旅游服务行业的综合技能提升,强调一线服务能力与管理素养的双重塑造。课程设计中融入“2+0.5+0.5”学制,即前两年在校完成理论课程,第三年分阶段进行企业实训和岗位实习,确保学生直接接触行业前沿动态。例如,与天津南开大学服务中心等机构合作,学生可在真实工作场景中掌握导游服务、旅游策划等核心技能。
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
核心课程覆盖旅游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 基础理论类:旅游概论、旅游政策法规、旅游心理学;
- 技能实训类:模拟导游、餐饮实训、前厅客房管理;
- 行业拓展类: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民航应用英语。
特别注重跨学科融合,例如通过形体与礼仪课程提升职业形象,借助旅游企业会计课程强化财务管理能力。此外,选修模块如研学旅行服务、民宿经营等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职业选择空间。
实践教学资源:校企联动赋能
专业构建了“校内实训+校外基地”的双轨实践体系:
- 校内设施:拥有形体礼仪训练室、中西餐饮实训室等7个专项实验室,配备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支持场景化学习;
- 校外合作:与朝阳凤凰山景区、牛河梁遗址管理处等单位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可参与景区规划、游客管理等实际项目。
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学生累计获得14项奖项,教师团队多次获评省级优秀指导教师,印证了教学成果的行业认可度。
师资与就业:双师型团队护航
专业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突出,16名教师兼具副高级职称与行业实践经验,同时聘请旅游企业高管担任兼职导师。这种配置确保教学内容紧贴行业标准,例如导游资格证考试辅导直接由资深考官授课。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可胜任旅行社计调、酒店运营管理、民航地勤服务等岗位,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企合作通道进入京津地区头部旅游企业。
创新与突破:科研服务地方
专业依托红色科研服务驿站等平台,将学术研究与地方旅游发展结合。例如,师生团队参与朝阳地区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实践。这种“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不仅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形成专业发展与行业进步的双向促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