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护理学专业肇始于1938年国立贵阳医学院附设医事职业科,历经80余年发展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本硕贯通的完整教育体系。该专业依托贵州省首家通过教育部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的优势,形成了"厚理论、强实践、重人文、促创新"的办学理念,培养的5.8万余名毕业生中80%扎根基层医疗机构,成为西南地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教育体系覆盖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四大领域,在老年保健、急危重症护理等方向形成显著特色。
学科建设与历史传承
- 历史沿革:从国立贵阳医学院护士助产学校发展至今,已形成学士-硕士培养体系,2017年通过教育部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
- 师资力量:53名专职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4%,40名硕导团队涵盖临床护理各领域
- 教学资源:拥有贵州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26所临床教学基地建立"院科合一"培养模式
特色化教育体系
课程设置以"三基三严"为核心:
- 基础理论模块:涵盖《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等6门核心课程
- 临床技能模块:设置《急危重症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实践型课程
- 人文素质模块:通过《护士人文修养》《护理心理学》培养职业素养
实践教学采用"四维联动"机制:
- 校内技能实验室年均开放2000学时
- 附属医院轮岗实习不少于960小时
- 基层卫生机构社区服务实践
- 国际交流项目(如泰国宋卡王子大学互访)
创新培养模式
"3+1+X"人才培养路径:
- 前三年完成通识教育与专业基础
- 第四年分方向培养(临床/管理/教育)
- 研究生阶段开设老年护理、围生期护理等6个专科方向
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三重评估机制: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连续三年保持98.04%
- 毕业生追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2%
- 第三方评估机构认证培养方案达标率100%
深造与职业发展
对于继续教育需求,学校提供:
- 专升本通道:2.5年非脱产学习,采取"集中面授+网络学习"模式
- 硕士研究生培养:设置学术型(护理学)和专业型(护理)双通道
- 学术型侧重老年保健等研究方向
- 专业型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培养
考研支持体系包含:
- 专业课考试采用"基础护理学+专科护理"组合命题
- 复试设置临床思辨能力专项考核
- 与复旦大学等建立推免生联合培养机制
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通过"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 中国南丁格尔护理志愿服务队年均开展50场公益活动
- 承担贵州省80%的基层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 研发的《民族地区居家养老护理规范》被纳入地方标准
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就业比例达63%,成为基层卫生服务的核心力量。这种扎根地方、服务基层的培养定位,使该专业在健康扶贫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持续发挥重要作用,印证了"立足贵州,服务西部"的办学承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