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自1959年财政金融系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导向,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淀与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不仅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还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等多项荣誉,在安徽省内率先通过"新文科"认证,其金融学教学团队更获评省级教学团队。依托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该专业通过持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和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出大量适应现代金融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在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方面,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展现出显著优势。目前该专业拥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博士化率超过80%,包括"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高端人才。教师团队形成"老中青传帮带"的良性发展模式,近三年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在资产价格与金融稳定、农村金融等学科特区建设中取得突破性成果。这种"双师型"师资结构既保障了理论教学深度,又强化了产教融合的实践指导能力。
课程体系设计体现"宽基础、重实践"的特点:
- 核心理论课程包括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公司金融等主干课程
- 技术类课程构建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前沿知识模块
- 实践教学嵌入商业银行模拟、证券投资分析等全流程实训
- 创新开设碳金融研究等特色方向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社会实践"三维培养体系,学生可参与徽商银行杯金融素养大赛等省级赛事,近三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级金奖等30余项奖项,发表EI检索论文3篇。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该专业实施"全流程实践嵌入型"创新:
- 建立金融实验室与校外实训基地双平台
- 与徽商银行、国元证券等机构开展订单式培养
- 推行弹性学制,允许3年完成学业或攻读双学位
- 开设国际金融方向,采用双语教学模式这种培养机制使毕业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近三年总体就业率96.6%,其中33.4%进入银行证券行业,23.4%考取研究生,多人被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世界名校录取。
就业竞争力源于专业建设的持续创新。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就业优势,毕业生在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数据显示,53.9%的毕业生选择服务安徽本地经济,其余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等金融活跃区域。用人单位评价显示,学生数据分析能力和实务操作水平两项指标满意度达91.2%,印证了"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的培养成效。随着学校"新经管"战略推进,该专业正加速数字化改造,着力培育适应智能金融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