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学院的城乡规划专业立足黔东南地区,紧密契合国家城乡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依托学校综合性、民族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培养具备扎实专业基础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该专业以服务地方发展为使命,注重民族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与研究路径,为区域城乡规划与建设注入创新活力。
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城乡规划专业聚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结合。课程设置涵盖建筑初步、城乡规划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核心内容,构建了从基础理论到技术应用的全链条知识体系。专业特色突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中小城镇国土空间规划,结合黔东南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探索乡村规划与民族文化保护的融合路径,致力于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地方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人才。
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多学科交叉特点,既包含城乡基础设施规划、智慧城市管理等技术性课程,也融入土地利用政策、民族社会调查等社会人文内容。例如,城乡社会综合调查研究课程通过实地考察,引导学生分析黔东南村落的空间形态与文化特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种课程结构不仅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还培养其从社会、经济、文化多维度思考规划问题的能力,契合综合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
在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方面,凯里学院积极搭建平台,推动教师参与乡村规划与建设学术交流。2024年,专业教师参加“科技入黔”重点项目研讨会,围绕传统村落保护、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探讨,将空间规划新技术与民族文化活化理念引入教学。同时,学院通过校企合作、模拟实训等方式,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特岗教师备考指导中嵌入规划类岗位的应试策略,强化就业竞争力。
面对学科发展趋势,凯里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展现出差异化优势。尽管部分高校因学科调整缩减规划专业规模,但该校坚持立足地方需求,持续深化民族地区规划研究。例如,结合黔东南作为全国传统村落最密集区域的特点,专业重点探索乡村旅游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形成“以规划促振兴”的独特路径。这种定位既避免与综合性高校的同质化竞争,又凸显了民族院校的社会服务价值,为专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