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山西省首批开设工科专业的高校,太原师范学院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建设上展现出鲜明的产教融合特色。该专业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优质资源,构建了"专业教育+技能教育+创新教育"三位一体的培养框架。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其"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完成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基础理论学习,第四年通过校企合作进入企业完成实践技能培训。这种培养体系与学校"一生一技"的发展规划深度契合,为山西省数字经济领域输送了大量具备工程思维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该专业形成了三个核心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包含离散数学、概率论等数理基础课程
- 专业技术模块:涵盖数据采集技术、内存计算技术等核心课程
- 实践创新模块:通过大数据综合实践、校企联合项目开发实现能力转化2024版培养方案新增了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前沿课程,将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纳入必修体系。这种课程设置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既具备Hadoop平台运维能力,又能胜任数据分析建模等技术岗位。
科研平台建设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该专业依托山西省大数据挖掘与智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平台,联合山西省区块链技术应用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创新。教师团队近五年获批横向项目43项,研发经费达600.5万元,这些科研成果通过案例教学反哺课堂,形成"科研-教学-产业"良性循环。特别在职业教育大数据领域,研发的智能分析系统已应用于多所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估。
教学成果体现在三个维度:
- 竞赛成绩:近五年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16项
- 双创项目: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5项
- 就业质量:毕业生在IT行业就业率持续保持85%以上2023年该专业在山西省本科二批A段理科招生93人,录取分数较省控线高出42分,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教学团队现有博士17人,其中2人入选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这种"双师型"师资结构有效保障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衔接。
从发展前景看,该专业已构建起完整的本硕贯通培养体系。本科生可通过山西省计算机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衔接硕士阶段的智能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方向,享受"特色培养+资格认证+创业辅导"的进阶培养。随着山西省"1331工程"的持续推进,专业在职业教育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开发领域的技术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